当前位置:首页 > 热贴推荐 > 海外人生 > 正文

青春是一抹蓝色的阳光——痛并奋斗着·留学日志(十四)

2011年07月21日  来源:天涯社区 
  

日志13 墨尔本生活小札I
  
  序。
  
  到达这里已经一个月,事务杂乱,但心境总体上是平和的。并没有很多空闲时间去了解这座美丽的城市,没有用相机拍过一张照片,我似乎在以另一种方式融入这个地方。
  
  
  学习。
  
  虽然很多人认为澳洲是适合养老而不是学习的地方,但是墨尔本还是有很好的氛围,安静,安全,文化气息重,相较于悉尼的商业味,这里更适合读书。
  
  墨尔本大学在澳洲的口碑很好,也许是因为它的宽进严出的传统,谁都不敢对学业怠慢,学生们不会逃课,上课也不敢睡觉。墨大的教学楼很古老,但是里面硬件和软件设施齐全,图书馆里可以找到各种语言的图书,学生可以在各个院系共20多个图书馆里借书自习上网。24小时开放的是学校的IT ROOM,学院的Computer Lab和Graduate Centre。
  
  这里的学习气氛很好,因为没有人逼迫,但是课后要做的事情很多,找资料,阅读和小组讨论,完成group assessment等,让学生不得不自觉地学习。
  
  我喜欢墨大的网络系统,学校、学院及个人的资讯都可以在这个庞大的系统中找到,学校给每个学生开通的email account每天都会收到学校和学院的各种邮件通知,事无巨细,这样十分有利于学生与学校及学院和导师的联系。
  
  自由而有条理的学习,或许才是学生真正需要的。
  
  
  生活。
  
  这个议题似乎包含的内容太多了,我只说衣食住行方面。
  
  我住的学生公寓离学校不远,坐车四站地,走路20分钟。这里的建筑古老神秘,有些《哈里波特》书中描写的所谓神学院的味道。学院里很安全,晚上大门和楼门都会上锁,当然我们的房门钥匙可以打开它们。
  
  A座一层是男生,二层是女生,有单人间和双人间,我住的是单人间,左右都是和我一样的master在读生,对面是读bachelor的小妹妹,她们晚上偶尔到我的房间小坐,聊天开玩笑,唧唧喳喳。
  
  离得不远的Melbourne Zoo还没有去过,我们准备找一个凉快的周末大家一起去。北面的Royal Park倒是经常去溜达,它很大,足足有5、6站地这么长,我们溜达的范围也只不过是其中的一小圈,时常身边经过跑步的澳洲人,不论什么时间。这里的公园没有什么特别的设施,大片的绿地,球门和长椅,很适合野餐。
  
  我在学校办了group fit健身卡,每月$36,用这张卡可以参加所有的group运动,并且免费游泳。我一般是下午上课之后挑其中的一个运动班参加,之后再游泳当作放松。墨大的游泳池不大,6条泳道,25米长(澳洲的游泳池都是这种规模),两面落地窗,所以游泳的时候常有被当作企鹅参观的感觉。我喜欢每次傍晚游泳后走在回家路上的感觉,墨尔本的早晚很凉爽,天黑得也晚,被微风吹着,可以静静地想很多事情,或者什么都不想,只享受宁静。那样的感受,或许就是满足吧。
  
  
  朋友。
  
  在这里不长的时间结交了不少朋友,包括原先就认识的朋友和朋友的朋友,他们组成一个复杂的朋友圈,时常让我们彼此聊上几个认识的熟人就能找到同一个圈子里的人。
  
  几个周末都是在朋友家吃饭度过的,因为我住的地方不具备请客的条件,所以只有被请的份了。或许也因为这边的相对安逸,人们就越发怕孤独和落单,格外喜欢聚群。这种简单的方式会让人们认识更多的人,但实际能够交心的朋友还是不多。
  
  在国外读书或工作的华人什么背景的都有,纨绔子弟,自力更生的,也不乏能人。人们走在路上行色匆匆,但很少会有人真正独来独往。
  
  学校里的圈子很明显,华人还是喜欢和华人聚在一起,local的圈子很难进入,和当地的学生也只是课堂上的交往比较多,从每天中午吃饭时间South Lawn草坪上坐着的三五成群的学生就可以看得出。
  
  我时常在校园里遇见orientation时认识的朋友,大家彼此打个招呼,或是浅浅地聊上几句,偶尔中午在Union House吃饭时会叫上几个认识的人一起,大家利用短暂的午休时间聊聊不同专业的见闻和近日生活体验。
  
  或许人们会觉得这样点头之交的算不上朋友,但我喜欢给他们以朋友的称谓,这种关系简单而友好,何乐不为?
  
  某个傍晚我走出校园带着倦容,路过的一个溜着滑板的外国男生向我打了个招呼并露出美好的笑容,我也不由得回复了一个笑意。突然间心情变得明媚,其实有时我们需要的只是这样“朋友”式的笑容和善意而已。
  
  
  感情。
  
  喜欢概论为感情。
  
  到墨尔本之前就听朋友说过这边聚聚散散的感情事,亲眼所见,也就如此这般。或许是孤独安静压力猎奇等因素交杂,这里的感情变得有些实际。人们不计较是在国内拖家带户还是系着感情牵绊,都或多或少牵扯感情游戏。当然也不是没有专情如一,等着回国结婚的痴情男女。
  
  他们说在这里最幸福的是男女朋友一起来读书的,第二幸福的是像我这样single的,最不幸福的是国内还有个男女朋友的。其实也没有大区别,因为感情的事,向来说不准。
  
  或许是我原先遇见的人大多单纯,所以刚到这里时所见的人事的确令我小有失望。单身女子接受帮助是难免的,但是也不能排除这些帮助背后所隐藏的目的性。欲擒故纵和忽冷忽热都是令我厌烦的招数,我没有精力与自以为是的男孩玩感情游戏。
  
  我曾说羡慕隔壁女孩的小女生状态,因为大家都是真诚地把她当作妹妹给以帮助。真正的单纯也是有好处的,那就是宁愿相信,而且也看不到隐藏着的龌龊。
  
  隔壁女孩对现实的事情无法理解,她感叹一句——墨尔本没有爱情,竟成了经典。或许应该像她说的那样,要么好好地找个男朋友,要么好好地做朋友,千万不要暧昧。
  
  
  尾。
  
  其实语言只是一种表象,就像你们也知道,无论我的文字散发着怎样的阴郁黯然,生活中我还是一样露出笑容和抱有期望。
  
  一种预感,这注定是一场旅居。


号外1:丽江冬一日

  
  到现在才肯回想这天,起因是整理电脑文件,这个隐藏着的文件夹署名“云南冬”,浏览了其中影像,三个月时间却仿佛已相隔经久之年。
  
  二零零六年一月十日晚,丽江古镇一家叫“sakula”的酒吧二层。照片中依稀可见对面的酒吧和店铺,潮湿的街巷,映着灯光的流水和拱桥。酒吧的装饰很简单,露出砖块回归原始,墙壁上杂乱着涂鸦,灯罩是纸制的方型长筒,像一只只灯笼挂在天顶上。对面房檐上一只猫在行走,它穿过一个又一个灯火通明的窗,终于它被坐在窗边的顾客发现,他们喂它食物。当时我真的很想懂得猫语,将这个隔岸相望的宝贝叫到我的房檐下,与它分享一部分食物,或者全部。
  
  我关闭了手机,妈妈的电话打到导游那里,电话那边是家里的平静安逸,她问我过得是否开心,我笑着看在座每个人被映红的脸,答,很开心。那晚我喝了酒,又喝了云南的普洱茶,我没有醉。导游说也许很多年后你将不记得这天,我肯定地回答,我会记得。
  
  酒足饭饱之后大家余兴未了,继续坐在窗边看街上来往的人群,这是一个让人学会忘记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变成你想变的或不敢变的任何人。
  
  我下楼到一层,免费上网的电脑正被一个老外使用,我站在一旁安静地等,直到他看出了我的意思,关闭页面礼貌地对我说“Sorry”,他正在整理相片,将自己拍摄的作品上传到某个网络相册。我心里笑着,原来每个人都不曾离开属于自己的某个世界,即使身在他乡角落。我打开我的博客,打开我的邮箱,很多天没有上网,它们堆积了大量讯息,有祝福有关心有暧昧。仿佛为满足一种虚荣心,我履行约定没有回复任何一个,没有留下足迹。
  
  舞台上有人在唱歌,那是个不大的石砌台子,抬腿便可登上,周围环绕着微醉的人们。唱歌的是一个长得好看的云南姑娘,她穿着朴素,毛衣牛仔,却歌声洪亮,像是经过专业训练。一个红着眼睛的中年男子几欲登台,他显然喝高了,被旁人拉下去。我坐在离台子最远的一张桌子旁,依旧听不见旁人说话,震耳欲聋的音响之中我却感到耳鸣过后的宁静。我回头望走廊那边一个外国男人的侧影,看不到他对面坐着什么人,从我的角度看他仿佛对着墙壁滔滔不绝,我竟笑出声。临走的时候经过舞台,我狠狠地瞪了调音师一眼,他是个20岁左右的小伙子。
  
  半夜的丽江古镇里人越来越少,店铺纷纷打佯,行走着的人们脚步匆忙,我和同伴走到没有路灯的街巷尽头,原路返回。
  
  那晚我并不是因为冷而睡不着觉,反而脑子里萦绕着街巷那一道道红色霓虹而浮躁难耐。我打开床头灯,拿出先前买的明信片,放在膝上一张张写,直至凌晨4点全部写完。
  
  我不记得写的内容,只记得落款我画上logo,署上日期。
  
  夜里短信一条接一条,我回复谢谢,我问那一刻我最想听到声音的人:你还没有祝福我呢?他说祝福已随风。
  
  那天是我的生日。
  
  ……
  
  后来我明白,再美的风景,一个人置身其中总是落寞;内心空荡,眼神飘渺,思绪乱飞。精神富足时,即使不美好,也可以入眼琳琅。
  
  也许某一天,我会带上喜欢的人,再到丽江,再到那家叫“sakula”的酒吧,再听云南金花唱山歌,再看街边风景,亦成为别人的风景。也许我还会使用那台很慢的电脑,登陆网络,写下什么,或不写,或笑笑。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编辑:K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