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神州学人杂志 > 期刊 > 2014年第5期 > 正文

【“杰青”20年】引领国际凝聚态物理学科发展

2014年05月12日  来源:神州学人 
  

引领国际凝聚态物理学科发展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杰青”群体发展纪实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简称物理所)是以物理学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机构,研究方向以凝聚态物理为主,包括凝聚态物理、光学物理、原子分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软物质物理、凝聚态理论和计算物理等。
  物理所现有超导、磁学、表面物理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光学物理、先进材料与结构分析、纳米物理与器件、极端条件物理、软物质物理、清洁能源前沿研究、凝聚态理论与计算7个中科院重点实验室,固态量子信息与计算、微加工实验室2个所级实验室,它们与国际量子结构中心、量子模拟科学中心、北京散裂中子源靶站谱仪工程中心、清洁能源中心、超导技术应用中心、功能晶体研究与应用中心等6个研究中心共同构成物理所的研究体系。
  截止2013年底,物理所累计有51人(目前在所34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这51位“杰青”当中,绝大多数后续都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重点、重大等基金项目的持续支持,其中有7人作为负责人,22人作为参与人,承担了7项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在结题的6项中有3项都获得了3期连续9年的持续资助。

物理所5人荣获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图为获奖5人合影,从左至右依次为:王楠林(“杰青”)、陈仙辉(“杰青”)、
赵忠贤(院士)、闻海虎(“杰青”)、方忠(“杰青”)


  在“杰青”及后续基金特别是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的支持下,物理所的51位“杰青”获得者陆续成为相关学科方向的学术带头人。据不完全统计,其中有16位担任过物理所的实验室主任,9位担任过物理所所领导,另有17位“杰青”先后到国内的高校等机构担任校长、院长、系主任及学科带头人。同样在这些人中,有5人获得了华人物理学会亚洲成就奖、有7人当选中科院院士,3人获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物理奖,2人获得德国洪堡研究奖,6人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以及多项国内外重要奖励。
  他们形成的“杰青”群体,从理论计算到材料制备、物性研究等方面一直引领着国内甚至国际凝聚态物理学科的发展,在铜氧化物高温超导、超强激光、非晶材料、纳米材料与器件、磁材料、铁基高温超导、拓扑绝缘体、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等研究方向获得了若干突破性的进展,相关研究成果曾5次入选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十大新闻,2次入选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2次(7人)获得求是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自2000年以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以上奖励12项(25人次),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3人次)。
  可以说,“杰青”项目是发掘和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的摇篮,物理所的“杰青”们不但自身成为相关方向的领军人才,其形成的“杰青”群体也对相关学科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编辑:KYU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