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神州学人杂志 > 期刊 > 2014年第10期 > 正文

【中美留学35年】浪漫的80年代

2014年10月22日  来源:神州学人 
  

文/ David Moser(莫大伟)
  David Moser(莫大伟),首都师范大学CET学术项目负责人,1987-1994年以密歇根大学访问学者身份在北京大学就读,后任教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曾担任中央电视台节目顾问、主持人和翻译。
  最近跟一个北大的老朋友吃饭。我问他,要是用一个词来形容20世纪80年代的北京,你会选择哪个词?
  他的回答在我意料之外。他居然说:“浪漫。”
  后来我琢磨琢磨,其实也对,那时候生活在北京的确是有些浪漫的。
  我1987年第一次来北京。来之前看过很多北京的照片,我知道中国是“自行车王国”,自行车是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东西。果然到了北大宿舍,刚把行李放下,第一件事就是自行车。中文系接待我的人指着一辆自行车说:“给你借了个车,是个破车。新车不能用,爱丢。”
  第一次听到“破车”的说法,这个词几乎是一个术语,也是北京20世纪80年代的象征。侯宝林有一段相声形容破车:“除了铃儿不响,哪儿都响。除了轮儿不转,哪儿都转。”果然如此,我骑的那辆破车比摩托车还要响。
  骑自行车也是一种浪漫。我和我的北大朋友,有时候周末从北大校园骑到王府井新华书店,骑2个多小时,一点都不觉得累。在胡同里逍遥自在地骑来骑去,不是很浪漫吗?
  那时候有一个笑话:“白天听邓小平,晚上听邓丽君。”我那个北大朋友也说了:“白天搞四个现代化,晚上唱《月亮代表我的心》,不是很浪漫吗?”
  大山是我的一位校友。1988年,他上了一次电视台的小品,一下子红了,一夜成名。
  其实我们外国人那时候非常“讨厌”大山。因为我们每次跟中国人聊天,开口说一句中文,对方就会说:“你的中文说得跟大山差不多了。”或者更气人:“你的中文说得比大山差多了。”或者:“你认识大山吗?”最让我哭笑不得的是:“朋友,请问,你是大山吗?”
  那么多人喜欢大山,这并不奇怪。这就是语言的魅力,幽默的魅力。大山就是一个文化桥梁。那个时候,我们拼命地学中文,就是为了用中文直接跟中国的老百姓沟通、交流,甚至开玩笑,这种“草根外交”是最有意义的,也是最管事的一种外交方法。
  那时候没有网络,没有DVD光盘,外国电影和电视节目还很少,所以能听到英语的机会很少。北大组织“英语角”活动,让学生练习英语口语,我去过几次。那个地方外国人不能去,太可怕了。哗!一大堆年轻人扑过来,都渴望试试他们的英语,鲨鱼疯狂捕食似的,一个接一个没完没了地问很多不相干的问题。
  对我北大的朋友们来说,学英文不只是一个沟通工具,它是一种浪漫,是一种精神追求。
  说桥梁,其实中美留学生都是桥梁,桥梁是对话,是双行线。我们得承认,总的来说,中国人了解美国文化的程度远比美国人了解中国文化更多更深。好几千万中国的“90后”看美剧《生活大爆炸》,美国年轻人看什么中国节目吗?所以我们的任务很清楚,要让更多的美国人来中国学习中文和中国文化。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这意味着什么呢?也很简单:中国人,美国人,得多说话。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编辑:KYU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