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神州学人杂志 > 期刊 > 2013年第9期 > 正文

对吃的追求

2013年09月13日  来源:神州学人 
  

文/傅锴
  在英国待了3年,很多习惯都发生了改变,价值观、审美眼光也在潜移默化中变化,但是每天至少一顿中餐是雷打不动的,是原则性的。中国人对吃的追求,对吃的讲究,无论时空怎么变换都是永恒的。也正是这种精神,团结了来自九州的学子,维系了离家千万里的我们和家乡的亲朋好友的感情,也让每个中华儿女认识到,无论再走多远,都离不开中国文化的影响。
  以吃为核心,我们增进了相互间的了解,发展出了革命友谊。翻译课上虽说都是中国学生,但是刚开始总觉得同学们一个个都高深莫测,难以亲近。董同学不但跟我一个班,还住一栋楼,一看就是标准的白富美,总让人觉得肩不能扛,手不能提。某一天,她突然打电话给我,说做了太多菜,自己吃不了,邀我去她那儿吃晚餐。一顿下来才发现,这小妮子,厨艺堪比专业大厨:剁椒鱼头,色美味香;胡萝卜炖牛肉,肉质鲜嫩入味;自制的奶茶,奶香浓郁。再后来,她主动担任小组聚餐的大厨,我做副手参与她购买食材、备菜、做菜的全过程,才发现董同学做菜的严谨程度绝不亚于写论文。为了买对辣椒,她简直要把菜市场翻过来了。我一路跟着她逛了五个蔬菜铺子、三个肉铺子、两家超市、一家中国超市。然后我们两个全身挂满购物袋,摇摇晃晃,跋山涉水地回到宿舍。中国学生圈里不乏以一两手绝活闻名的人物,比如商学院的张同学自己在宿舍做煎饼果子,比如工程学院的包同学会炖猪手,我亲爱的室友会做小鸡炖蘑菇。也有以厨具而闻名的,比如学人力资源的蒋同学,以一套可以用来吃火锅的电磁炉广交朋友。谁家想吃火锅了,都上他那儿借锅,他呢也到处蹭吃,用他的话说,就是他投资了锅,算是股东。

年夜饭    摄影/傅锴

  调侃外国饮食是我们的娱乐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每看着英国学生课余啃着寡味的三明治,我们则一边打开内容丰富的便当一边欺负人家听不懂中文,“白让我吃三明治我都不吃。”“你们知道我那外国室友吗?昨天我去厨房,看见她把一整个茄子放在水里煮。”“这能吃吗?”“哈哈哈……”就这样,楼里的中国学生们很快都知道了A公寓有煮菜不切块的土耳其人,B公寓有天天只做意大利面的希腊人,C公寓有水煮西兰花不放盐就吃的英国人,D公寓有从不做饭的美国人。每每有同胞上我家玩,我总爱给他们展示厨房的冰箱,只要一看冰箱就能看到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西方学生的冰箱里空荡荡的,有几块芝士,两瓶牛奶,几个鸡蛋,两罐意大利面酱,一盒培根。中国学生的冰箱塞满了东西,食材类有大白菜、青菜、豆芽、排骨、鸡翅等;调料类有老干妈、蒜蓉辣酱、豆瓣酱、甜面酱等;还有速食类的速冻饺子、包子……接着嘲笑娱乐一番外国室友的饮食。微博上的笑话说,比如世界上最薄的三本书是美国历史、意大利战争胜利史和英国菜谱,还有如果要拍《舌尖上的英国》只要两集:第一集是fish and chips(炸鱼和薯条);第二集是英式早餐,此笑话也被各位留英学生狂赞、疯转。
  热衷于吃的背后,是剪不断理还乱的乡思情绪,是华夏儿女的文化认同。每到中国传统节日,中国学生们就掐好国内时间给家里打电话:“今天是端午呢,你们干啥了?”“粽子吃了吗?我们一会儿去中国超市买两个去。”“什么馅儿的都有,就是没有姥姥包的好吃。”“等我回去要姥姥多包几个。”英国虽然中国城多,但是餐馆以粤菜和川菜为主,对于来自浙江的我,想吃到家里的味道总是很难。所以至今思念旅游时在巴黎华人社区的温州餐馆里吃到的年糕汤,那正是老爸做年糕的方法,是家里的味道,当时我就吃得热泪盈眶。回去后到处宣传,而且以后再去巴黎一定还要去那家餐馆。平日里,大陆学生、香港学生、台湾学生,毕竟成长在不同的制度下,对许多问题看法不一,观点不同,有甚者,相互排斥。但只要聊到饮食,气氛立刻变得其乐融融,相亲相爱。吃,能带来和谐,也能带来纷争。比如关于甜豆浆和咸豆浆的争论,比如关于甜粽子和咸粽子的争论,也从中国本土传播到了海外。英国人和中国人聊天时,英国人不停地说天气,中国人不停地说吃。英国人常会问,中国的天气和英国比是热还是冷,中国人会问,英国的传统美食是什么。
  只要对中餐还有追求,就不怕没有朋友,就可以慰藉乡思之愁,就还是华夏儿女。我们常说,连对吃都没有追求了,还能对什么有追求。对吃,对中华美食的追求,是中国人的人生哲理,是留学生的实践真谛。

摄影/周琬卿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编辑:KYU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