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9月,我受法国政府资助赴法研修骨科。1997年6月我完成了关于网球肘手术治疗的法语论文,7月转到法国东部洛林省南锡医学院贞德医院继续学习,这里只有我一个中国人。10月大使馆教育处的佘诗刚老师通知我回国开会,教育处提供单程机票。因为离不开,我就婉拒了参会。佘老师知道我没有人民日报海外版后为我订了一份,从此我便与海外版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每天都可以收到一份海外版。报纸寄到科室后,法国医生看到中文报纸感到非常新奇,我就给他们介绍中国文化,介绍中国的象形文字,他们都很有兴趣。晚上在宿舍,我都会饶有兴致地细细品读人民日报海外版,慢慢享用这份精神食粮。我从报纸中了解到国内外的情况,学习报纸上的人文历史知识和科技动态。精彩的部分我就剪下来存留,或寄回西安的家里和妻子女儿、朋友们分享。当时国内正在热播电视连续剧《雍正王朝》,报纸上也有连载,我将连载剪下按顺序保存阅读。就这样,海外版在我孤独的时候,像亲密朋友一样陪伴着我,直到2000年4月我的留学生活结束。 回国后,闲暇之时我也会重读剪报,这时那些变旧的纸片已经承载了厚重的历史信息,都会唤起我很多难忘的回忆。 2009年3月,我作为援非医疗队队员来到了马拉维共和国,开始了援外工作。当我再次阅读人民日报海外版时,感到非常亲切,有一种他乡遇故知与老友重逢的感觉,又回到了与海外版为伴的时光。每隔一段时间,我会从队部拿回一摞海外版,读完以后就像听了一堂很生动的课,让人满足愉悦。 今年7月的一天,我读到了张红写的介绍匈牙利光华学校张庆滨校长的文章。文章中的信息可以证实这位张校长就是我三十几年前在黑龙江当知青时的北大荒荒友。几年前我和他的父亲通电话时已经知道他在匈牙利办学校,但是报纸给我提供了更为具体的信息。我和庆滨认识是1975年在牡丹江地区海林县良种场,我们都是哈尔滨知青,后来我同他的父母和妹妹也很熟悉。我还和庆滨学习过背中药的药性歌,有些句子至今还记忆犹新。准备高考的时候我们常在一起学习切磋。1977年冬日的一天,下课后我到他家吃饭。他的母亲孙阿姨做的酸菜疙瘩汤非常好吃,现在想起来还是那么香,那么温馨!1980年我去了西安,在火车站我们互道珍重,这一别就是30年! 无论是在法国留学的岁月还是现在的援外时光,海外版都默默地帮助着我,给我精神上的营养,使我不断进步。从海外版中我读到了名流大家、史海钩沉、书法名画、人世沧桑、人文物产、名山大川,使我继续积累自己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也使自己的内心世界受到了洗涤和滋养。 来非洲已经18个月了,我在这段时间里开展了许多工作,和当地医生们建立了非常默契的工作关系。我在学术年会上为他们介绍新知识,为当地报纸撰写关于黑色素瘤的科普文章,我要用我的双手帮助马拉维人民,用我的工作报效祖国,回报海外版带给我的充实和进步。 |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
编辑:Crystal J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