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苑·摄影 > 文苑 > 正文

故乡,故乡

2010年10月08日  来源:俄罗斯龙报 
  

从彼得堡回到国内,总喜欢到处旅行。
  我还记得几天前的夜晚,从上海回来的卧铺车厢里,当车厢里的灯熄灭了的时候,我躺在卧铺上,阴沉沉地做了几个浅浅的梦。梦中,恍惚间仿佛我是在从北京回彼得堡的航班上;那列车倏忽间又像是曾经载我去成都广州的列车,铁路的那端,是等待我的心仪已久的朋友;仿佛又像是置身在开往山东滨海城市的长途汽车。每次的旅途都显得陌生,纵然那路线的尽头是繁华,是一种全新的欢快的生活体验足以冲淡之前乏味单调的生活。
  然而这次,那铁路的尽头,是我的故乡———济南。
  列车的行程濒临济南火车站了,只在刚刚驶进济南城区的一瞬间,车窗外,眼前扫过一簇又一簇的柳树。记忆里我的故乡总是有大片大片的新柳,而这柳树的符号也深深凿在我属于故乡的记忆里。每次走在回乡的道路,只在路上,心中便有属于故乡的归属感。温暖的空气,一群生活方式让自己熟悉和适应的人们,心理上早已属于自己的熟悉的景致,不必问是已然出现在眼前的,还是尚未出现而只在期盼的思忆里的。
  对我来说,什么才是故乡的风韵呢?是穿行在老巷子间的溪流串联起的整个老城区的雅致,连同那溪水中的青荇?还是商埠里见证这座城市从百余年前开始追寻现代风韵的欧式建筑?
  炎炎的气温下,空气,是暖融融,是湿润的。茶壶中的水悠悠然倾倒在茶杯里,透明的玻璃杯,圆圆的小小的,一缕黯淡莹亮的水柱,浅浅地注入,继而倾泻,溅出微弱淡薄的水花几点。
  琥珀的光泽,被透明的茶杯盛满着。
  喧闹的街市里,有咽咽的鸣笛声碎碎磔磔行过的喧嚣。倘若厌腻了都市里繁盛的现代文明,而去找寻那真朴的怡然陶醉———在我的故乡,现代文明与苍老的典雅总是同体的,你尽可以在沿老城区而过的河岸的柳荫里,静静的,聆听一曲小河中泉水流淌的声音。老城区深处的石板路和柳荫里,一条小河走街过巷,蜿蜒穿行。
  明丽的湖水,望穿过两三百年的流逝时光。浅浅的泉池,碧绿莹亮的色彩。你会看到,游曳的鱼,在其间漫无边际地沉浮。
  赤裸双脚,走向那清泠的泉水,其中,便是整个夏日的清凉。
  人人心中都有一股泉水,只是日常繁乱的时光,遮蔽了她的声音。
  故乡的风韵是什么?是辛弃疾金戈铁马后英雄末路的慷慨悲歌,李清照半池烟花一卷飘零里咽咽的吟唱?还是郑愁予张承志那支笔杆里追寻的现代文明?
  暖夏已过,继而初秋的黄叶纷纷然落满,沿大明湖南岸走去,先是法国梧桐的叶子在乍寒的秋风中谢落,霏霏的霪雨,而柳树还是浓绿的。岸上一条老街巷,名字叫做“秋柳园街”,同眼前的景致正相契合,然而更能相契合的,是数百年前这里诞生出的辞章。王士禛———这位清初文坛执牛耳的文学大家。他曾经在大明湖畔结过“秋柳诗社”,在文学理论上提出“神韵说”,并且在这里写出了践行自己文学理想的《秋柳四章》。我们常常会想念他,他的冲淡、超逸、蕴籍,已溶化在文人精神和华夏文化的血液里。
  如今掷地作金石声的逸响久已散去。古巷深深,夜晚我仿佛听得见巷子深处依旧有浅浅的低吟。从那里喷发出的灵感,曾经造就了一个时代文艺的最高峰。
  一把胡琴,一面久已斑驳的砖墙,一条古老街巷里的石板路,寻常巷陌,或许早已泯灭了昔日的传奇与荣耀,典雅风流已是这座城市的鉴证。落日西下,坊市居者摇曳着的蒲团扇间,在陋巷深处,你依旧可以寻得到刘鹗居留时的住处。纵然那老宅破败了,荒凉了,那“老残听曲”的婉转、悠扬、高亢,仍然在我们的耳边。你依旧寻得到张养浩旧宅里的太湖石,那风吹雨打去的风流,却成了城市文化永久的积存。
  故乡是什么?故乡如梦,如梦,总在我们的追寻里。
  我记起多少个在大雪纷飞的寒夜里在异乡的土地上思虑着生命中种种不能承受之重。多少种完全陌生的生活环境,在异乡的生活方式上变迁。我曾经在圣彼得堡游离在俄罗斯人生活方式外的生活中过着,多少个不能入眠的深夜,我在一包香烟一杯咖啡的默默的独念中度过,门外是透明的夜色,夜色中,许许多多个夜晚,运转着俄罗斯人狂野直率而张扬的简单乏味的生活。我也曾在彼得堡郊区的预科校区住过一年,校区的周围,木板房零零散散点缀在荒草丛里。我曾到过许许多多的地方,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各种各样的人生态度,跟随着地域的变迁而掺杂进生命里。生命———一条从故乡流淌出来的河流,像山涧里流淌出来的清溪,发源自幽旷高远的山峦深处,发源自山中的清泉,清亮鲜活,没有尘嚣的玷染,没有世俗的干涉。当溪流渐行渐远的时候,汇集进一条又一条的河流沟渠,自然,连同着沟渠中夹带着的泥土、尘沙。
  只需要有温暖润人的空气,童年的幻梦,久已熟悉的生活习惯和生命感受,便在其中荡漾而可以追寻得到了的。
  故乡啊!故乡,那故乡的记忆里,往往积存了太多太多人性最初的美好。
  生命,从回到原点开始。
  (作者于霄牧,系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美术系学生)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编辑:Crystal 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