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任教的中医孔子学院在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去年6月,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参加揭牌仪式,在当地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里有全澳规模最大的中医系,培养本科、硕士和博士各学历层次的中医人才。与国内的中医高等教育不同,这里的授课语言全部为英语。一般学生可能不会说一句汉语,不会写一个汉字,却会脱口而出一个个中医术语;他们都知道穴位的国际标准代码,却说不出穴位的汉语名字;他们也知道《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经典,却不了解它的内容。听说中医孔子学院要教汉语,中医系学生报名的很多,一些有着汉语背景的东南亚留学生也很想参加。我和同事戏称,热爱中国文化的都集中在中医系了。 针对教学对象,在不同形式的汉语课程及文化活动中,我有意识地准备了一些与中医相关的教学内容。汉语角每周一次,以基础汉语交流为主。我结合每次的主题,穿插一些与中医相关的词汇,或者干脆把中医和针灸作为话题。在书法讲座中,我教学生写“天”、“地”、“人”,告诉他们这3个字的含义,并由此介绍“天人合一”的理念与中医的整体观念。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很浓。 对于具有汉语背景的学生,我的教学内容则不一样。从“医”字的繁体写法“醫”,我会联系《素问·汤液醪醴论篇》,使他们了解中国古人治病用药的习俗与方法;从“灸”字的形体演化,我会讲解汉字造字与用字的“六书”;从“一阴一阳之谓道”,我会拓展到《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以及“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学生们说,这样的学习很“好玩”,而且觉得自己对中医理论的理解更深了。在目前情况下,中医孔子学院还不可能像国内中医本科教学那样,开设《中国医学史》、《医古文》等课程。但就是在这样“好玩”的学习过程中,汉语和中医的历史,以及古代汉语的一些表达方式,已经进入学生们的头脑中了。 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的中医系和我在国内任教的南京中医药大学具有近20年的合作关系,本科五年级的学生要到南京进行为期4个月左右的实习。我计划明年专门为毕业班的学生开设“中医实习汉语”。这样的想法得到了学生们的积极响应,很多学生表示肯定会参加。 中医是中国的国粹,而汉语则是传承中医的主要载体,两者本就一脉相承。海外中医教育仅仅依靠英语,必然会使大量的文化信息流失。让中医与汉语结缘,是为了还原汉语世界里的中医。针对汉语学习者的需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够吸引更多的汉语学习者。(作者系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中医孔子学院汉语教师)
|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
编辑:Crystal J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