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读高中的女儿在某中文学校担任义工,告诉了我们一些她所经历的新鲜事儿。 这是由教育局主办的免费课程,内容包括普通话和广东话。学生从学前班一直到八年级,人数很多,而且有越来越多的趋势。令女孩感到不理解的是,有些学生家长,尤其是讲普通话的家长,那表现是相当的“彪悍”。 她举例说,有的家长认为,孩子上了一个学期的课,却什么都没学会。于是就来找校方投诉,义正言辞地指责老师的执教水平太差,对自己的孩子不重视。校长经过调查,给出了回应:您的小孩上课不认真听讲,而且一次作业也没做过。老师多次提醒他都不听,希望您能配合老师督促他一下。家长马上反驳说:我把孩子送到中文学校,就是为了自己能省点心。我督促他,那老师是干什么的?他不听讲,是因为老师没本事! 还有的家长,看见人家的孩子把奖杯、奖状捧回了家,而自家孩子没得到,就想当然地认为评奖不公平,感觉自己的宝贝在这儿受了莫大的委屈。于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大家子人浩浩荡荡地找到学校,和校长大声吵闹,坚决要为孩子讨回“公道”。未达到目的,就威胁说:我们以后不会再来上课了,而且还要告诉我们所有的邻居、朋友都不来学中文了! 朋友的女儿说,类似的事情时有发生,幸亏校长本身很有经验,也很强势,否则早就被那些家长“骂”死了。据她讲,有的老师因为惹不起某些家长,根本就不敢放手管教学生。 我问她:从你们这些志愿者的角度来看,在这些冲突中,到底谁是比较理亏的一方? 女孩毫不犹豫地说:当然是有些家长不讲道理了。有话应该好好说,可他们说话时就像吵架一样。在日间学校,那些华人家长见了洋人老师都是小心翼翼地陪着笑脸,怎么一到了中文学校,就变得这么蛮横呢? 孩子的话令我无言以对。我的小孩也在一家中文学校上课,感觉多数家长都很通情达理,对中文老师也是相当尊重的。每逢圣诞节或者农历新年,很多家长都会引导孩子给老师送礼物,以感谢老师的辛勤付出。 但是,也确有一些家长的表现令人无语。曾经亲眼见到有的家长因为老师下课晚了一会儿,就劈头盖脸地把对方数落一通,搞得老师很是难堪。学年末的结业式上,两个没获奖孩子的妈妈在台下大声发牢骚,还当着自己孩子的面,对那些获奖的小朋友们冷嘲热讽。 随着大陆移民越来越多,中文教育也越来越受重视。现在,已经很少还有人为了该不该让孩子学中文而争论。大家更关注的,是怎样做才能帮助我们的孩子把中文学好。 送子女去中文学校,无疑是多数家长的首要选择。可是,在缺乏语言大环境的前提下,光指望中文学校那每星期两三个小时的课堂学习,恐怕也是不现实的。家长如果真的想让自己的孩子学好中文,适当的提醒和督促是绝对必要的。如果父母自己都可以为了“省心”而对孩子的中文学习放任自流,又怎能苛求老师在那么短的教学时间内迅速提高学生的中文水平? 中文课程本身就是个课外学习活动,就如同学画画、学钢琴一样,老师能行使的权力和手段都很有限,对孩子们的约束力自然远不及日间学校。也正因为如此,个别高年级的调皮孩子根本就不把中文老师放在眼里。如果家长此时也不配合,却反过来替孩子撑腰,老师还真就无能为力了。孩子看到父母对中文老师的态度,又怎么可能从心里尊敬老师,跟着老师踏踏实实地学中文呢? 至于那些评奖活动,以我个人的所见所闻,还是比较公正的。孩子所在的中文学校,不仅有认字、写字、朗读、唱歌等学习能力方面的评比,还有全勤奖、勤学进步奖等学习态度方面的表彰。评奖也不光是老师说了算,有些奖项还让全班同学投票,算是相当透明了。这些评奖尽量照顾到了多数同学的感受,所以获奖面相当大。 话说回来,送孩子去学中文不光是为了得奖。只要能保持一颗平常心,孩子就算没得奖,也不会真的很受伤。 中文学校当然不是十全十美,也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现在所选用的教材,有些内容比较脱离海外生活的实际,过于“中国化”,以至很难引起孩子们的共鸣和兴趣。依年龄来划分班级,每个班同学的实际中文能力可能会相差很大,有些孩子会感觉比较吃力而影响积极性,也给老师的教学带来了挑战。但是,目前也没有更好的分班办法,只能由家长自己在课外多下点功夫,帮助那些程度较差的孩子慢慢地赶上来。 无论怎样,中文学校在海外孩子学中文的过程中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为了孩子们的将来,中文学校和家长还需要相互理解、相互配合才行。 |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
编辑:Crystal J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