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前,在素有小西贡之称的城市新开一家华人超市,当时蔚为轰动,吸引附近城市无数的华人同胞。在那亚洲超商林立的地方开这么一家超市犹如沧海一粟,竞争可大了,但说也奇怪,华人就爱上那儿去。陆师母不需儿女载着去,自己坐两趟公交车去该超市转转,买点儿小吃食,听听一旁交谈着的中文,甚至看着架上来自故乡的味全酱油和香菇、木耳,都足以一解乡愁,且乐此不疲。 由于经营有方,加上移民增加,该公司日益茁壮,分店也如雨后春笋出现,只是位于小西贡的这家究竟寡不敌众,于十多年后关了,我们又分散各超市买菜去,个头不够大的华人,在算账时总会迎来收银员充满鼻音的越南话,陆师母也不再长途跋涉去“异域”远足了。 当该超市要在本小城开分店的消息传出后,一传十,十传百,众人无不拭目以待。能雀屏中选有个卖自己家乡食物的“菜市场”在自家“巷口”,感觉既兴奋又奇异。前阵子一家食品公司在本城的东西两边同时开张两家超市,虽是大型又豪华,但在华人圈中却波澜不兴,而今一个华人超市要来了,大伙儿近乡情“雀”,雀跃不已。 记忆中的市场,好像是厨房的延伸,看到那里丰富的食材,就引人兴奋,听着人声鼎沸就联想到锅铲铿锵,而菜贩的吆喝总好似母亲叫唤我们下楼吃饭啰。我推着购物车夹在络绎不绝的人潮中,那股似曾相识的感觉竟缓缓袭来。 超市新开张,一切新鲜登场。鱼鲜生猛,蔬果丰富,赏心悦目。具有家乡口味的南北杂货,应有尽有。有美食试吃的走道上,围着人头黑鸦鸦。到处摩肩接踵,好似年关前办年货般喜洋洋。 举目所见总有特价品的小牌子,引得人心痒痒,哇,鸡腿一磅39毛,淡菜几乎半价,那简直是无声的叫卖。我一直拿货品往购物车里放,就是冲着门口那则促销广告:凡购满百元者赠十元礼券,那种“捡小便宜”的心情,好似妈妈们跟小贩买菜时顺道讨几枝葱。 在走道上遇见珍妮,购物车里只有一份世界日报,还以为她才刚到达,但其实她已经来了一个小时了,只因到处叙旧。她心里有自知之明,鱼肉蔬果或冷冻制品,拿了放推车里,是禁不起这么长时间的话家常,等四处逛逛,同旧雨新知聊完了再来买菜。更有人和几十年未见的老同学重逢,直慨世界真小。那一刻,我懂了,原来那股熟悉的暖意就是乡情。 西点面包铺前排着人龙,人手一托盘的面包,有人问一银发老太太,可吃得了吗?当然不,午茶聚时,招待老人朋友,她还说她天天散步来买报纸。我想到已归天家的陆老师母,太好了,一家地道的华人超市还真能慰藉移民老人,为他们带来家乡食物,精神粮食,和走路健身,真是一举数得。 几天后,我问孩子要跟我上新“菜场”吗?那儿有面包香、奶油香、炒面香,香味四溢,但我心里想的是那儿“乡味肆意”。(摘自美国《世界日报》 郑信/有删节) |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
编辑:Crystal J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