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神州学人杂志 > 期刊 > 2013年第3期 > 正文

魏丽萍:为未来而努力

2013年03月07日  来源:神州学人 
  

魏丽萍,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信息中心教授、主任,蛋白质工程与植物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1994年获美国布朗大学应用数学系硕士学位;2000年获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医学信息学专业(现更名为生物医学信息学)博士学位。

第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评审会评语:
  魏丽萍工作成绩突出,在生物信息学领域作出重要贡献。

魏丽萍寄语青年人:
  未来是无法预期的,但我们要乐观、积极地生活。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比较擅长的、适合自己的工作,在每一天,都把自己能做的全部做到最好,不管未来是什么样子,我们都有准备。

  随着新一代测序、芯片、质谱等高通量生物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各种生物学数据大量涌现,并呈现出指数增长的趋势。这些数据中蕴藏着大量的宝藏,即生物学的新规律、新发现。但是,这些海量的、指数级增长的、并且高噪声的生物数据也带来了巨大的数据分析技术上的挑战。
  在机遇与挑战的双重推动下,生物信息学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应运而生并迅速蓬勃发展。该学科针对重要的生物学问题,通过研发并应用新的数据库及算法技术,对海量的生物数据进行分析、整合、模拟,从中发现生物学新规律。
  针对海量生物数据分析的挑战,魏丽萍带领课题组自主研发了11种生物信息学数据库和算法软件,全部在网上免费公开,并发表于生物信息学领域的权威杂志上,被大量的国内外生物学家应用于他们的研究中,预测结果多次被验证。她在对成瘾等人类精神疾病的研究中做出了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工作,发现了4种成瘾的5条共同分子通路以及1个和尼古丁成瘾相关的人类特有的新基因。
  魏丽萍认为,有了数据库和算法软件之后,重要的是研究生物学问题。目前,她的课题组在打好了坚实的生物信息技术基础之后,选择用它来专攻儿童自闭症的致病原因,希望能找到个性化的、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
  据美国的最新研究显示,每88个孩子里就有1个患有自闭症谱系障碍,症状表现为交互性社会行为及交流能力的质的障碍和刻板重复行为,严重的患儿终身不能上学和工作。自闭症目前病因不明,也没有治愈的方法。
  当谈到为什么会选择自闭症这一研究方向时,魏丽萍说:“我们选择研究方向时,就是要选一些复杂的、有挑战性的问题。我经常对我的学生讲,对你简单的问题对别人会更简单,所以我们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需要解决的、又有一定挑战性的研究课题。”
  目前,魏丽萍的研究组一方面对自闭症儿童及其家属,以及其他人进行基因组测序,试图通过比较基因组,找到自闭症的致病基因;同时,他们也在寻找中国的自闭症高发地区,用统计的方法去研究是不是因为某些环境因素导致这一现象;再进一步,他们将用生物统计和实验的方法,分析基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
  魏丽萍说:“不是说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可以把自闭症攻克,但是它提供了一个和其他研究手段非常互补的、新的、比较独特的研究角度。”
  在科研与教学的同时,魏丽萍还运用自己多年的教育经验,努力从多个层面帮助自闭症儿童,希望能为自闭症儿童的教育以及发挥自闭症儿童的特长开辟一条道路。
  魏丽萍说:“有些孩子虽然有行为上的障碍,但在绘画、音乐或数学方面有超常的特长,如何能够在纠正他的行为问题的同时,发挥他的特长,这是一个非常有挑战性但又很有意义的工作。”
  在与自闭症儿童家庭及训练机构的接触中,魏丽萍被家长们不言放弃的精神所感动,同时也感受到了研究者的责任。她说:“目前国内在对自闭症儿童的关怀方面,大环境还不是特别好,所以很多工作都是家长在做。这些家长们非常不容易,但他们从不言放弃。我们作为科研人员,一定会尽最大努力找到这个病的致病基因和更好的治疗方法。相信有一天,一定会有办法的。”
(本篇文章部分内容由本刊记者杨宇采写)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编辑:KYU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