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黄金周在日本和朋友一起去看3D版《泰坦尼克号》。走进电影院之前,说好一定会忍住不掉眼泪,没想到最终还是被剧情打动得哭了。 记得十四年前第一次观看《泰坦尼克号》时自己还是一个学生,至今记忆犹新的是,当时看到泰坦尼克号游轮上的乘客们为了逃生和家人离别的凄凉场景,直面那种面对灾难人类无能为力、束手无策的悲哀,自己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 十四年后,当我再次走进影院,带着“眼镜”重温这部世纪之作的时候,触动我的不仅仅是那些催人泪下的灾难场景,还感动于两位主人公的幸福欢笑时刻。当看到杰克和露丝在船头伸开双臂的那个世纪经典姿势时,一种无形且强大的气场感染着我,使我情不自禁地落泪;当看到他们抛开周围的世俗繁琐,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地在甲板上追逐嬉闹的场景时,一种发自内心的祝福,又使我热泪盈眶。而这些感动和细节是十四年前的我,在观看的时候未曾感受和体会到的。或许那个时候的我,因为没有经历过太多,所以对于“什么是爱”和“什么是幸福”的理解并不是很深刻,从而无法充分体会剧情中的感人之处。 回想一下这十四年中自己所经历过的,最刻骨铭心、最意义重大的要算是来日本留学了。远离家人,独自在异国他乡学习、工作、生活。难过的时候,一个人流过眼泪;开心的时候,和大家一起欢笑过。在现实生活中,感受着曾经在父母身边无法体会到的情感,慢慢地体会“什么是爱”,渐渐地懂得“什么是幸福”。 再次观看《泰坦尼克号》带给我的感触,不只是科技发展在视觉上带来的变化,更多的是让我切身地感受到,经过这十四年的岁月,自己在情感认知上的变化,以及对于爱的理解和对于幸福的感悟变得更加深刻。在人生两个不同的阶段,观看同一部电影,会在截然不同的场景感动流泪,这种情感上的变化,无疑是自己成长成熟的一个最好的见证。这次流泪,让我更加珍惜曾经的岁月带给我的经历,更加善待现在周围发生的点点滴滴。同时,对于眼泪的定义也有了新的见解,它不再是悲伤的“专利”,它也可以是感动时用来抒情的浪漫动人的“水滴”。 回顾过去的岁月,曾经的那些感动就好像发生在昨天一样,看似遥远却又如此贴近我的现在,我深深地感受到,让我成长的是这十四年的岁月,而让我成熟的却是这十四年的经历。 (来源:日本新华侨报网;作者:徐欣宇) |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
编辑:Crystal J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