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外人的人情淡漠,很早以前就有所闻。未出国前,一直抱着这样的看法,做好了老死不与人往来的打算。及至到了国外,亲身所历,才觉得说此话的,百闻不如一见。 我先生是瑞典人,结婚时,因为我的签证没有办下来,又考虑到我的亲戚都在国内,所以婚礼就放在国内举行。他的家人知道我从没有来过瑞典,一方面让我的家人放心,另一方面表示隆重,他的爸爸和爸爸的女朋友,哥哥姐姐,亲戚、,朋友,一下来了十几位,连先生60多岁的姨妈也千里迢迢地来了。一路上15个小时的飞机,大冬天的,他表哥为了婚礼上的表演,还专门将用于演奏的小号背来,虽然不重,也是个行李,在婚礼上为大家演奏了《淘气的小男孩》。 来了以后,不论飞机票,住宿,吃饭,都是自掏腰包。婚礼上也按中国的国情,送了很多红包。 签证办下来后到了国外,混熟了,和朋友们出去喝咖啡或者吃饭什么的,的确是AA制,除非特别说明是谁请客。这一点好像在国内也慢慢达成共识,总之在国内很久没见朋友间抢着付账这样感人的场面了。 至于在家庭之间待客的逐项,并不似传闻中那么冷漠。我们住在歌德堡,先生家在UPPSSALA,仲夏节的时候先生有两个月假期,来的那年对于这个家庭来说我是新人,所以免不了依次去拜访一下亲戚家人。 夫家是一个大家庭,公公有5个孩子,先生行老五。孩子们差不多都成家立业了,又各有孩子。所以公公家,姨妈家,各妯娌家,朋友家等,一圈走下来,这家住几天,那家住几天,两个月的假期也逛得差不多了。 在所有家庭里做客的时候,都不曾出现以前在国内听说的“老子和儿子喝杯咖啡都要各算各的帐”那样令人心寒的场景。所有的家庭都很热情好客,每餐都很丰盛,如果客人多一点,就是自助形式,无拘无束。尤其在公公家和姨妈家,先生一回到这个大家庭,做老小的感觉马上回来了,一副游手好闲的样子。公公和他的女朋友(婆婆已经过世),也像很多中国家庭溺爱孩子的爸爸妈妈一样,儿女一回家,马上凡事事必躬亲,亲手伺弄,餐餐丰盛。如果出去玩,先生要冰淇淋吃,或者在外面用餐,也总是公公掏腰包。 去年回国旅行,走的时候公公给了我们一些钱,让我们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在中国的时候,怕我们不够,又打了5000块在我们卡上,因为知道我俩都是“口袋里买猪”———乱花胡买不知算计的那种人。 我们的宝宝诞生后,这是一件大喜事,先生的家人又各各提了礼物来看望。公公和女朋友驾车载了很多东西来,全都是给宝宝买的衣服、玩具,和很多婴儿用品。姨妈和妯娌们也来探望,也是给宝宝的衣服什么的,还有商场代金券,也有亲手织的毛衣鞋子等。其中一位做护士的表姐还专门来伺候了两天月子,弄了些好吃的做好分类放进冰箱里,嘱我吃时加热即可。 这是在特殊的事情上。如果在平日里,大家互相走动,互相去家里做客,按照习惯,带件小礼物即可,比如一束花,一盆花,一盒糖果什么的,总之是个意思就行了。原则上是想送就送,不送也无所谓。 相比之下,国内的人情可谓“亲密无间”,因为人情丰厚,大家抹不开脸,所以有时送礼很累,但还是一年一年的照做。 有一句话叫:篮篮来,篮篮去,篮篮不来断了系!说的就是行走人情之重要! 从小就见人每逢过年过节或谁家孩子结婚,宝宝过满月什么的,大人就开始算,什么时候因什么事情给谁家送了多少礼钱,这次什么时候因什么事情谁家需要还多少礼钱。最明显的就是每年过年给孩子发的压岁钱,你给我送几百,我给你送几百,表面上人情走得红红火火,其实各家都心照不宣,内心里有一本明帐,人情送来送去,不过是钱在人情这道流水线上走了一遭而已,到头来各家也都是打个平手,保住不赚不赔的人情链罢了。 除了逢年过节,平常最重要的就是结婚这道“人情”了。 现在大家都把结婚请帖戏称“炸弹”,给谁“炸”谁。如今人们生活水平高,低于若干百元的礼钱是拿不出手的。特别是年青一代,如果一个月里连续有几个朋友结婚,那日子就不要过了。所以很多人都想办法逃“人情”,避免参加婚礼,除非是特别要好的朋友或者上司的儿子女儿结婚。 所以更推崇国外人人情的“亲密有间”!虽然钱财明细化听起来有点“无情无义”,但这样的结果是大家都相处轻松,不会有那么多的心眼,也不会勾心斗角。有什么用钱的事情都说到明处,彼此之间也不会耿耿于怀纠缠不清。尤其在一个大家庭里,如果财务不清,父子也会反目,甚至闹上法庭。 在“亲密无间”的中国家庭关系里,城市里的“啃老族”和没完没了的“婆媳大战”层出不穷,吃亏受累的,始终是老人。而农村,很多几乎没有生活来源的老人,一日三餐的供应,也仅是凭儿女“良心”来奉养。父母抚养我们时,我们太小,所以感觉不到父母巨大的付出,等到我们赡养老人时,我们只看到自己对老人的付出,觉得自己“良心”高尚——“亲密”的人情观念,反而让我们失去了感恩的情怀。 不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家庭,要想做到轻轻松松的“亲密有间”,还有一大段路要走。个人生活的自信和独立,和国家的福利制度对个人的保障是息息相关的。(摘自:法国《欧洲时报》,作者:罗敷) |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
编辑:Crystal J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