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国门,总会缘于某些机缘际会,是要抱着友好的心态而往的。 在异国他乡,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与文化背景截然不同的人交往,偶尔出现一些误解甚至摩擦都属于正常,最重要的是心态平和,不拘泥于细节,以理性、乐观的心态看待一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矛盾往往难以化解,因为很多时候矛盾已经不仅仅限于个人层面,不知不觉间已演化成民族自尊问题,体现为文化之间的碰撞――需要审慎对待。 韩国人更随性自然、直抒胸臆 韩国人十分好客,喜欢与人交往,也很慷慨,似乎很有古代中国人的风格。 韩国人往往不隐藏自己的观点,记得在日本留学时,在大学的日语课上,韩国学生直截了当地表达了对日本殖民统治朝鲜半岛的愤怒,认为那是永远无法抹消的耻辱。对比韩国人的激愤,中国留学生选择的是沉默,对历史问题不是没想法,似乎觉得没有必要那么激烈地表现出来。 这种对应上的差异耐人寻味,某种程度上应是源于民族性格上的不同吧。 在去年11月“延坪岛炮击”事件上,韩国人直截了当表现了他们的不满。 在中国人看来,在事件中,韩国、朝鲜双方各执一词,作为外人的中国是难以评断这种“家务事”的,中国采取模糊态度来应对并非错误,但韩国人对于中国的这种“和稀泥”态度的反应却极为强烈。他们认为中国需要有更明确的判断,他们认为既然中国和韩国友好,如果韩国有理,那么中国理所当然站在韩国一边,而不应该采取模糊政策。对于韩国人的这种观点是我于2010年12月初在首尔的一次中韩研讨会上才了解到的。 服务行业与政府部门的韩日对比 当然,也会发现韩国与日本略有差距的地方。比如,在韩国的饭馆吃饭的时候,店员有背对着顾客聊天的,而在日本几乎没有这种现象。中国服务行业虽然整体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但很多地方比韩国还是有些差距,而比日本则相差更多。 在韩国超市,我曾问及所买商品的位置,但由于语言不通,店员往往不明白,但也不会特意帮你解决问题;而在日本则不是这样,即使语言不通,日本店员一定会想方设法找到能和你沟通的人,直到能帮你解决问题,这种服务上的差异还是多少存在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日本的服务业确实是世界一流。 韩国公务员的工作与日本的略有不同。 韩国政府处理有关外国人事务的机构称为“移民局”,职员的工作气氛比较轻松,偶尔还会有些谈笑。日本政府处理外国人事务的机构称为“出入国管理局”,与韩国相比,这里显得更肃穆一些,气氛也相对紧张。日本职员工作时注意力很集中,效率也似乎更高,职员之间极少在工作中交头接耳或者谈笑。 外国人在日本办理证明身份的“登录证”需要一周左右,而在韩国则需要两周――韩日两国政府机构的运行效率似乎存在不小差异。 韩国人对于日本的评价要高于中国 一般来说,韩国人的心目中,虽然在诸多问题上对日本抱有深深的恨意,但其对日本的评价并不低,往往超过中国。 作为国际化都市,首尔的地铁除了韩语说明外,在重要换乘车站,按照英文、日文、中文(6号地铁线)的顺序报站名。在很多地方的说明文字中,如果有外语,一般来说,日本的顺序往往排在汉语之前(从首尔去仁川机场的机场铁路上的报站广播例外)。两种语言必定有先有后,但绝大多数场合汉语都是排在日语之后。同样作为韩国的邻国,在韩日之间存在历史恩怨的前提下,韩国对日本的评价超过中国,这需要我们中国人反思。 尊老与闯红灯 韩国的尊老是实实在在的。比如有一次在地铁中,有两个高中生吃东西,不小心掉了两片食品渣,旁边坐着的一位老人指着说了一句话,大概是“有渣掉地上了”之类的。这两个高中生连看都没看老年人一眼,乖乖地蹲下把渣捡了起来。而这位老人笑着看这一切,目光慈祥――很有意思的一幕,在中国恐怕很少有这种场面。 中国自古有尊老、敬老的传统,但是,这种尊敬往往随人而异。对于每一个人,尊老以自我张扬与尊老意识的博弈结果体现出来,有的人明显一些,有的人由于过分强调自我而完全忽视这一社会准则。 众所周知,日本人比较遵守规则,在大街上一般不闯红灯,但很多情况下是不主动闯红灯,在日本多年,我不止一次发现,在较窄道路旁,如果有人率先闯了红灯。则旁边的人一定会跟着闯,这种现象很有意思,似乎显示一种从众心理。这也可以解释日本在二战时期在占领区普遍的残暴行为。 而在韩国首尔,在红绿灯转换间隙,没有车辆通过的时候,则有很多人横穿斑马线,不管旁边的人如何。中国的情况似乎和韩国相似。 如果说日本人有较强的从众心理的话,那么韩国人就在很大程度上和中国人相似,具有很强的“自我中心”意识。 不同文化之间的交往 在异国文化中,需要抱着相互理解、相互友好的心态行为处事,虽然如此,无论何时何地,不是我们碰到的每一个人都是好人,对于同一件事每个人的理解也各不相同,尤其不要主观性地认为我们的良好愿望一定会被对方理解,对方会对此投桃报李,并进而促进友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实际上,最可能的情况是,对方会对你的好意表示感谢,但是对于涉及到利益的问题,对方依旧会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办事,这种事情在中国外交事务中屡见不鲜。我们很多良好愿望都不见得会“开花结果”,对此需要有心理准备。 在异国、在不同文化环境中,如何与人相处很耐人寻味。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文化背景不同,你自身文化中深层次的优点一般不会获得对方认同,对方毫无疑问会按照他自身环境来判断,按照其自身的价值观来决策――这也是我们在对外事务中的一些作法往往得不到预期效果的原因之一。 不同的文化基本上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有轻视其他文化的现象,这是人类社会的共通现象――大家都没错。 不同文化的撞击,往往会有按照自身文化、价值判断的基准来看待、要求对方的情形。如何理解对方的行为,主要看某种文化的宽容性。一般说来,中国文化对于异文化是极为宽容的,而日本则正好处于另一个极端。所以在日本需要专门倡导实施“全球化”,而在中国则几乎不必要,理解不同文化对于中国人来说犹如“换吃另一种菜”一样简单,这也是中日文化之间难以相容的原因之一吧。真正了解日本的人都知道,中日文化实际上是文化的两个极端,绝不是所谓“文化同源、一衣带水”的关系。 从根本上来说,韩国文化与中国文化接近,但由于韩国始终处于大国之间,并有过一些让人纠结的历史记忆,所以,韩国人的民族自尊心极强,这是在与韩国人交往方面绝对不能触及的领域。每当韩国农民抗议韩国政府对美国开放韩国牛肉市场时,总会有韩国农民剁掉自己的手指以表达愤怒,似乎是民族自尊心的另一种形式的爆发。 有日本学者认为,朝鲜民族是内心深处带有强烈的“恨”的民族――这种解释倒是说得通,这种心理会在韩国精英阶层的诸多行为方式上表现出来――值得重视。 整体社会的感觉 从社会整体感觉来讲,当前中国社会给人的感觉是人心浮躁,缺乏节制、自律;而日本则是过于平静,说是“一潭死水”也绝不过分,即使在日本的新年,也少有“波澜”,日本人的工作也是多把体力、精力发挥到极致,然后休息并周而复始。 韩国则恰恰介于中国和日本之间,没去过美国,不知道韩国是否也有和美国类似的地方,从总体来说,作为中国人,觉得和韩国人或者美国人交往起来还是比较容易,但和日本人交往起来却总似乎有些问题,也许是文化价值观的偏差实在太大了吧。 从个人来讲,日本人彼此特质相近,相似点较多,给人的感觉是犹如死火山,自制力强,行为做事按部就班,你可以预料到其行为,但他的内心世界却是封闭的;韩国人则犹如休眠火山,你能感到内心中的“沸腾”,这种“沸腾”从眼神的桀骜不驯中流露一二,但在行为上却是多有自制;而中国人由于受传统“儒、释、道”的混合影响,比较中庸,不易偏激,价值取向更加多元化,但在自制问题上不太注意――这一点可以从中国历史上的权力、朝代的更迭几乎无一例外地以流血、战争、杀戮的极端方式,而中国当前的道德滑坡也是由于既缺乏内在自制、又缺少外在制衡的结果。 韩国人虽然多有桀骜不驯的气质,但社会治安却是相当好。路边商店直接把商品陈列在店前而无人看管;大学图书馆和教学楼里、街上的咖啡馆中,人们把电脑、背包随意地放置而不担心失窃,这种安全的感觉与日本相差无几。 同样是发展几十年,中国当前严重的道德滑坡确实需要我们反问我们自己――中国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毫无疑问,日本的安全性世界一流。但在报纸、电视媒体上,也常常出现24小时便利店里出现夜间抢钱的情况,因此,夜间值守的多为男性员工。而在韩国,据韩国教授说夜间还总有女性店员工作。然而,在感觉上,日本的气氛显得更安全、平静,而韩国的气氛却并不是完全如此,在日本,即使在小巷僻静之处,也有安泰之感,而在韩国的小巷中却似乎流动着一种让人不安的东西。 日本平静、韩国略有躁动――这种对比的感觉不仅我有,一个在日本工作过的韩国教授也有同样感受。 (作者 姚海天 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研究人员,现在韩国做访问学者) |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
编辑:Crystal J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