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苑·摄影 > 文苑 > 正文

印度旅行之我见 印度寺庙可真多

2011年07月20日  来源:出国在线 
  

没有人可以对印度繁多的寺庙视而不见,越是中小城市和村镇越是显眼,路边常常有大大小小的寺庙、神龛,有色彩绚丽的雕像,碰上节日往往有神偶游行,街道上挤满附近乡镇来的朝拜者、手忙脚乱的摊贩,把晃晃悠悠乱走的流浪牛也吓得跑到了僻静一点的地方——它们的存在也和宗教有关,传说牛是印度教主神湿婆的坐骑,所以印度教徒不能杀牛,很多养牛耕地、取奶的人等牛年老之后就任其四处流浪,造成了这著名的印度式街景。

印度不愧 “宗教博物馆”这个名号,佛教、耆那教、印度教、锡克教都起源于印度,后来传入的祆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巴哈伊教等也各有信众,至于“类宗教”瑜伽还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修炼者来学样。当然,影响最大的还是印度教,据统计全印11.9亿人口中超过八成的人信仰印度教,有240万处朝拜场所,不过印度教在各地都有不同的变体,有繁多的神灵,不同群体供奉的大神也不同。

尽管连繁多的神灵名号也没弄清楚,可我喜欢去寺庙附近转悠,就近观察一下宗教对当今印度的作用。去印度之前我读过一些讲印度现代史的书,知道印度独立的过程中纠缠了许多宗教纷争,到今天也不时传出印度教徒和锡克教、伊斯兰教教派因为庙产、习俗产生冲突的新闻。在实地一走,发现曾发生教派冲突的敏感地区的寺庙往往受到军警严密保卫,进去要进行安全检查,还有些寺庙干脆拒绝持其他信仰的人进入。

好在大部分寺庙都安然,而且免费(极少数有名的古寺对外国人收费较高,而对本地人免费或票价低廉),游客大可进入一观。中小城镇各家寺庙里的寺主、神汉、修士往往扮演当地民众的精神导师角色,教导人们要虔诚信仰和供奉神灵。

很多人说是长期的宗教熏陶让印度人变得乐天知命,所以尽管印度的贫富分化很严重,可似乎仇富现象要比中国少得多。不过在我看来这份“社会情绪的镇定剂”药效在大中城市似乎有下降的趋势,尽管寺庙也不少,可我注意到商业发达地方中产阶级似乎对宗教仪式的态度多是礼仪性的,热心程度有限。我接触的几个加尔各答、孟买的商人虽然也信印度教,可并不因此就平和多少,也和中国的中产一样对印度的社会保障体系、政府腐败有抱怨,应对策略也差不多:多挣钱,把孩子送出去留学,争取早点移民。

但不可否认,宗教的确是多数印度人生活的一部分,而且也发挥着宗教以外的作用。比如,寺庙在举行宗教活动的时候,内部往往庄严肃穆,可外面就热闹了,人们三三两两聚集在一起交流的场景让我意识到每周甚至每天定期举行的宗教集会其实也发挥着社区纽带的作用:信众可以在仪式前后交流各种信息、联络感情。有共同信仰的人也更容易建立信任关系,有利于生意、友情的展开,一些社会公益组织也往往基于宗教认同建立,比如天主教、基督教建立的慈善机构在扶危济困上很活跃。

对比这下,我对中国宗教社团的发育有点疑惑。现在中国宗教界最引人注目的现象是名山大川的佛寺道观纷纷让政府和企业开发成旅游景点赚钱,寺庙虽然有分成的利益,可门票也把很多信众挡在门外。而在城镇的繁华居住区,由教士、出家人维持的佛寺数量极少,尤其是佛寺、道观,多也是收费景点,举办的宗教活动也很少,信众们似乎是随机产生,和神灵们做一次次的临时交易——保佑家人身体健康、儿女事业发达等等,并没有维系一种长期的归属感,也没有发挥社区建构的作用。大概,这也不能全怪宗教组织疏失,也许和长期以来中国社会管理体制对宗教社团、场所的发展有严格的管制束缚有关吧。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编辑:Crystal 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