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苑·摄影 > 文苑 > 正文

丹麦公益伞启示多

2011年05月23日  来源:中新网 
  

为看望在俱乐部打球的女儿,我曾抵达丹麦霍森斯,在这座位于日德兰半岛东部的海滨城市小住。由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天气瞬息万变,刚才还云淡风轻,转眼便雷雨交加。但你出行后,丝毫不必为未带雨具而担忧。

在这里,所有的医院、银行、超市、车站、码头,或是文化娱乐场所,在大门的出口处,都会整齐地放置着一把把整洁的公益伞,金黄色的伞面上,统一印有“公用”和市政部门统一制作等字样。市民使用时,不需办理任何手续,只要用后,将其归还到你居家附近有公益伞的场所就可以了。我还注意到,人们还伞时,都是将伞晾干后卷好,像是对待自己的伞一样。

可上月,我在某城市旅游时,却遭遇了令人尴尬的一幕。返家那天晚上,临去火车站时,忽然下起了大雨,我被稠密的雨帘阻挡在宾馆的大门口,而此时又无处购买雨具,真担心误了火车。正当我焦急之际,训练有素的礼仪小姐款步走来,递上了一把公益伞,彬彬有礼地对我说:“先生,请用。”我顿感有股暖流通过全身。“请您留下身份证,归还伞时,会还给您。”这后面的话,却又如对我泼了盆凉水。我打着这把伞去火车站赶火车,还送得回来吗?

相比之下,正是由于不同的操作方式,导致了不同的结果。使得许多场合的公益伞形同虚设,没有达到为民排忧解难的初衷。

联想到近几年,许多城市先后推行的公益自行车。这方便市民出行,且节能减排的低碳方式,确实是利国利民功载千秋的善举。从推行的情况来看,成功的很多。但也必须承认,有些地方制定的规则,或过于繁琐,或极其不方便操作,以致难以推行。

受丹麦公益伞的启示,任何一项公益举措,便捷可行的可操作性,是其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当然,不断提高全民的素质,也是重要的一环。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编辑:Crystal 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