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苑·摄影 > 文苑 > 正文

在东京想起抱女过河的和尚

2010年10月13日  来源:中新网 
  

每次从位于东京筑地车水马龙的本愿寺门前经过的时候,我总会想起他——禅僧坦山。日本的明治年间,他曾经因为违反出版法,被除去僧籍。谁料,没过多久,他就应本愿寺的邀请,到这里开讲佛经。我想,这个时候最应感谢的应该是本愿寺的住持,明明知道坦山和尚已经被开除了僧籍,还要请他来讲经。此刻,与其说这位主持是“知音”,不如说是“知人”。

除去僧籍,给坦山和尚带来的是什么样的精神痛苦?应该是无人知晓的。我一向认为,精神的痛苦,恰恰是拷问一个人灵魂的过程。那种苦楚,他人也没有必要知道。好在,坦山和尚年轻的时候经历过的这样的故事——

云游四方,巡师求道。一个春天的早晨,坦山和尚和一位道友在准备过河的时候,发现一位妙龄少女正在为如何过河而焦虑。原来河边曾有摆渡,现在不知去向。

坦山和尚得知此情,轻声说道:“贫僧带你过河,请抓住贫僧的肩膀……”少女迟疑片刻,点头应允。据说,坦山和尚轻轻抱起少女,一步一步稳稳地涉水过河。当他上岸放下少女时,少女害羞得面红耳赤,他则若无其事地挥手而别,转身与道友继续上路。

谁料,同行的道友颇有眼里不能揉沙子的感觉,反过来责问坦山和尚:“身为出家人,怎么可以搂抱少女,坏了佛门规矩?……”

坦山和尚环顾四周,一派茫然。接着问道:“你说什么?少女?在哪里?”

道友气愤地回答:“你刚才不是抱她过河了吗?”坦山和尚仰天大笑,说:“原来是那个女子啊,我过河之后就把她给放下了,你却到现在还抱着不放呢!”接下来,是这位道友哑口无言,一派茫然了。

当然,这个“抱女过河”的故事也有不同的版本,不同之处就是这位“女”,有的说是“少女”,有的说是“少妇”,还有的说是“大嫂”,人类在这方面的想象力总是异常丰富的。

我则想说,或许是因为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坦山和尚懂得只要自己的内心是澄静明亮的,就不必在乎什么他人的指责;只要内心的追求是执着磊落的,就不必在意什么叽叽喳喳的褒贬毁誉。与其看重这些,不如去多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

明治十三年,坦山和尚恢复了僧籍。有关记载里面没有他被“平反”后心情的叙述,只是说他“大难”之后曾在东京创立佛仙社,教导学徒;到东京大学担任印度哲学科讲师,教授佛教课程;居住在最乘寺,历任曹洞宗大学林总监、管长代理等职。他一生的著作,都收录在《坦山和尚全集》里面。

就是眼前这座时常可以目睹的本愿寺,最早也是在1617年建于浅草,1657年大火烧毁后改建在筑地的。1923年东京大地震时,本愿寺再次倒塌,1934年得以重建。

重建,留下的不仅仅是一座寺,还有慧眼识人的故事。

(来源:日本新华侨报网;作者:蒋丰)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编辑:Crystal 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