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贴推荐 > 海外人生 > 正文

在新加坡留学的一千零一夜(八)

2012年03月29日  来源:天涯社区 
  
 

暴风雨过去了,除了出行方便了,心情变好了,最主要的是洗完的衣服裤子可以自然晒干了。想想这10几天的暴雨天气我们的换洗衣裤只能在房间里阴干,顶多用电吹风吹吹,穿在身上一股湿气,别提有多难受了。尽管在新加坡遇到晴好天气意味着汗流浃背,但是无论在公交车上或者是室内都是一年365天空调常开的状态,我们教室里的温度经常被中央空调维持在摄氏17度左右,刚去的时候穿了个短袖T恤差点没被冻死。后来有经验了就开始带着外套上学了。新加坡的12月是炎热潮湿的,虽然一年12个月里还是有温差,比如7,8,9几个月气温明显超过其他月份,而到了12月份接近圣诞节时气候要相对凉爽一些,但是总体来说在赤道附近只有一个季节就是夏季。所以新加坡人谈起当地的天气就用一句英语来形容:“Hot! Hotter! Hottest!”翻译过来就是热以及热的比较级和最高级。如果你们稍微留意一下新加坡的天气预报就会发现这里的温度常年都稳定在2832摄氏度的区间里,和国内有些城市夏天40度,冬天零下5度的极端温差比起来确实算是很舒服的环境了。就这样我们在短短的2个月里通过素质和应试教育相结合的方法,至少初步掌握了雅思考试的应对方法。很快大考就要来临了,同学们此时的心情也大相径庭,基础好的知识掌握到位的基本不担心考试会通不过,而那些基础比较差,学了2个月也没掌握语言要领,词汇量依然匮乏的人就开始惴惴不安起来了。因为虽说是学校自己办的语言班考试难度不可能超过真实的雅思试卷,而且复习提纲都给大家列好,但是语言毕竟是个靠积累和反复练习才能掌握的东西,靠临时抱佛脚这样的投机取巧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取得重大突破的。而我们学校及格线的标准和雅思一样,期末考试必须听力,阅读,写作和口语都达到6分以上才能过关,一旦有一门低于5.5那么其他科目拉总分也没用,一样算作不及格。而我们学校是没有补考这个选择的,也就意味着不及格就是重修,既耽误时间也浪费金钱,而且会打乱之后的学习计划。所以要想顺利毕业,每门课都好好念不能挂科是每个学生的首要目标。

 

 

从大暴雨过后又熬了2个多礼拜,终于丑媳妇要见公婆了,真刀真枪的考试来不得半点虚假。考试安排其实很简单,一天考2门,上午下午各一门。第一天是听力和口语,一上来就要考验大部分留学生害怕的实时场景会话。往简单了说,其实就是和老师模拟英语对话场景,拉拉家常什么的。往困难了说,就是不知道老师到底会谈什么话题,完全是被考官牵着鼻子走。而且考试形式为一个接一个被叫到考场里单独和考官对话,所以气氛不由得更为紧张起来。大家看着一个个被叫进去的身影,心情都变得忐忑不安了。随着进去考试的人越来越多,在外面等待的人也开始询问考完出来的同学,虽然有外场监考老师让考完的同学迅速离开考场范围,但是或多或少还是掌握到了一些信息,比如开场白以什么问题居多等等。终于到了亲自上阵的时候了,推开大门的时候不由一阵紧张,好在看见Susie招牌式的笑脸,顿时内心放松了不少。考官有2人,其实就是我们的2位老师,善良的Susie和不苟言笑的“GO”先生。口语考试时间为10分钟,一开始2分钟为闲聊式的情景对话,主要为了消除学生紧张情绪以及检验日常会话能力,所以一开始的3分钟我自认为还算对答如流,没什么大问题。第二部分是随机抽取一个纸片,上面有一个主题,然后给你1分钟时间准备,接着就这个主题组织语言单独讲3分钟。我抽到的主题是关于保护当地传统文化需要哪些措施,好在之前复习的时候有准备过类似题材的作文,也就触类旁通的说了一点,其实不外乎培养当地人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加大政府宣传和各项投入等等大道理。好容易熬过了3分钟,刚想松口气,最后那自由提问时间3分钟来了。也不知道是“GO”先生借题发挥还是看我不顺眼,在这3分钟里尽挑些生僻词和怪问题来折腾我,搞得我是穷于应付,还好Susie问了些常规问题算是替我暂时解了围,这最后短短的时间居然成了不折不扣的黑色3分钟。终于礼貌的和2位考官说完再见以后,我带着疲惫不堪的身心离开了这间小小的囚室。门外迎接我的自然是那一大群还没上过刑场的家伙,问这问那的,也不让我空白的大脑休息一下,哎。

 

憨厚的马来熊

 

 

午饭时间算是短暂的中场休息,下午再战听力。过程就不赘述了,因为2个月来经历了BBC和新加坡口音以后,一般雅思听力考试里的澳音,美音,英音甚至印度口音都难不倒我了,比较顺利的做完试卷后第一天的战斗结束了。想到第二天考完剩下的2门,可以舒坦的放个假好好放松一下,精神为之一振。其实考试是一个很奇特的过程,因为考之前你总觉得复习时间不够用,然后真正进入考试之后时间往往过的非常快,一门一门转眼就结束了。所以第二天的阅读和写作也在波澜不惊的气氛中成为我留学生涯中一个匆匆的过客,至今能够回忆起的大概也就是作文标题是写计算机对我们生活带来的好处与坏处了吧。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编辑:K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