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贴推荐 > 海外人生 > 正文

在新加坡留学的一千零一夜(四)

2012年03月09日  来源:天涯社区 
  
 

2.3

大约花了45分钟,在你抄我抄大家抄的帮助下,总算是填写完表格办理好入学登记手续了。然后人手一张课程表和教学计划屁颠屁颠的坐电梯上了18楼准备参加学校为我们举办的新生欢迎会。英文俗称Orientation,老实说我第一次看见这个单词的时候只知道东方的意思,没想到还能这么用,实在是很难将欢迎会和东方联系起来,可能还是这个单词方向性的引申意思吧。进了会场,发觉已经坐了大约50几个人了,绝大部分是黄种人面孔,后来也证实了基本都来自中国,越南以及其他东南亚国家。

  

等到会场陆陆续续的坐满了以后,大家从交头接耳的状态转变成屏息凝神的样子,看样子都很期待这个欢迎会。5分钟之后,我们终于见到了校长的庐山真面目,老实说有些失望,不就是一个矮个子澳大利亚小老头嘛,和我们心目中高大威猛的学院派教授形象差距甚远。不过之前看过个人简介,人家这个教授是货真价实的可不是国内满大街的“叫兽”。接下来么就是校长以及学校领导致辞,欢迎新生,大致内容无非是各位来自世界各地,到了这里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好好学习,珍惜来之不易的异国求学机会等等。最后无非是些勉励大家的话。不过借着这个难得的机会,我们倒是认识了不少新同学,一阵交流下来发觉除了我们这些住学生公寓的以外,有些中国同学都在学校附近租房居住,价格也不高,交通也便利,说得我们一阵心动。很快交流会也结束了,一看已经到了12点午餐时间了,向新朋友一打听,原来在3楼就有一个食堂,愣头青们图方便就懒得再折腾统统去那里解决温饱问题了。目的地很快就到了,这是一个非常西式的餐厅,贩卖的食物大部分是西点和咖啡,当然了也有新加坡特色的什菜饭,这什菜饭其实就和我们说的快餐盒饭差不多,很多个菜自己选,然后统统给你打到饭上。看着那黄黄的一坨坨的油咖喱菜,我顿时没了胃口,很难想象印度人怎么能吃得下口味这么重的食物。哎,还是我们国家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啊,不说那历史源远流长的四大菜系,单是普通的家常菜就够这些老外开眼的了。没办法,入乡随俗,既来之则安之,我点了几个看似清淡点的小菜以及一杯冰咖啡打算草草对付一顿。结账的时候又吓了我一跳,价格比昨天吃的那“碗底捞面”还要贵,没办法点都点了不能丢国人的脸,硬着头皮买了单。然后不管多难吃,一口一口强迫自己吃完这顿不便宜的“大餐”。

 

 

总得来说新加坡食物偏甜,而且喜欢放各种酱料,连辣酱都是甜的,这点让我很受不了,以至于有新加坡朋友问我:“你不是上海人应该属于南方的吧,听说都爱吃甜食的,怎么这么不喜欢新加坡食品呢。”我是这么回答他的:“我们喜欢甜食不错,但是主要还是点心,菜的话很少有全是甜的,而且调料都是甜的更是闻所未闻。”只能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了,我的一个厦门的同学就很吃得惯,毕竟新加坡的华人很多是福建移民的后代。

  

下午就是让我们很期待的第一堂课了,虽说只是语言课,但是却是我们了解海外教学的第一次机会。第一节课由于上午新生欢迎会的关系,所以在下午1点半开始一直到5点半结束。平时的话一天学习8小时,上午8点半到12点半,下午就按照上面的时间来。一个Level时间2个月,然后进行考试,试卷内容按照雅思出题方式,最后总分过了6分的才可以选修正式大学课程。

  

由于我是在学校里吃的午饭,所以很早就到了教室,门还没开,就看到门口只有一个中国人,大家打了招呼聊了起来,这位就是我2个月语言班的同桌Winter,人挺有意思,之后会有他的故事,大家可以从他的经历中体会到英文基础不好不可怕,能努力去融入国外的语言环境就能够掌握这个工具。就在我们2个聊得热火朝天的时候走来一位中年新加坡女性,打扮很时尚,一口流利的英语问我们是不是这个班级的学生,她就是我们的语言老师Susie,也是我在新加坡3年来最好的朋友,至今我们还保持着邮件的联系。可以说在国外这3年里,她给我的帮助以及教会我的许多东西,让我至今都铭记在心。

  

  下午一点半,同学都陆陆续续的来了,总共20来个人其中一半是中国人,剩下的大部分是越南和缅甸的同学。终于开始上课了,老规矩大家先自我介绍,当然是用英文,结果不言而喻,许多人憋了半天也只能说了下名字和年龄,至于其他的信息我们就无从知晓了。。。等到大家用各种匪夷所思的方式介绍完自己以后,Susie笑着介绍起了自己,她用尽量缓慢清晰的英语说道:“我是Susie Lim3代以前从福建移民到新加坡,我已经将近20多年没工作了,专职在家里照顾孩子,一个儿子和二个女儿,现在孩子大了,有朋友希望我来这里帮忙教英语,这是个有意思的工作,所以我来了。虽然这里有许多中国的同学,不过抱歉我不会说中文,而且在课堂上大家千万不能用本国的母语交流,一定要说英语,也不要因为是语言班就偷懒哦。”平凡质朴的语言,加上没有架子的亲和力,顿时把我们这些远渡重洋来这里的留学生和她的距离拉近了不少,大家对Susie的第一印象都非常不错。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编辑:K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