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苑·摄影 > 文苑 > 正文

在瑞典时尚地感受低碳生活

2011年06月27日  来源:中新网 
  

从无碳到低碳,从低碳到高碳,再从高碳到回归低碳,人们的生活,并不是走了一圈,又回到原地。所谓:未经历过繁华,怎知淡泊的珍贵。从高碳生活回归到低碳生活,不仅不是退步,恰恰是人类关爱地球、文明质跃的一大步!

高频率提到的低碳生活,无非“通过各种渠道尽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总结起来可以用两句话概括:勤俭养生、亲近自然!

这一点上,低调的瑞典人又一次走在了当今世界时尚前沿。

瑞典人名言:不在度假屋,就在去度假屋的路上!

森林或湖边的度假屋,是崇尚自然的瑞典人休闲生活的圣地。去年夏天,居住在乌普萨拉的公公和女朋友,开车前往瑞典北部的度假屋,一番大修整,将临湖一面的墙全打掉,换上了玻璃墙。这样,坐在屋内,喝咖啡、聊天、看书,一转头,野鸭戏水、鱼儿透气的湖面风光一览无余,十分惬意。工作的时候认真工作,休闲的时候尽情享受,玩也玩得问心无愧。先生听到父亲大人的这番好消息,今夏早早便蠢蠢欲动,只等假期一到便携娘子和小女前往度假屋,享受美妙的原始生活。

节假日休闲的时候,朋友们的完全户外派对,也参加过一次。要求是必须关掉手机电脑,完全像个自然人——你听说过有棕熊用手机的么?大伙儿骑着单车,穿梭在密林小道上,或划着皮划艇荡漾于湖泊水波间,用面包渣喂野鸭,惯熟此道的野鸭们一见有人来,便摇摇摆摆地走近,看是否可分一杯羹。有个朋友神秘地告诉我,正是因为划着小舟,他才找到一个采蘑菇的秘密境地。但是,鉴于还没有熟到彼此“共产”,他礼貌性透露了此秘密境地,却未告知具体所在,令人抱恨!今年夏天蘑菇季,我也划一小舟,戴一望远镜采蘑菇去!

瑞典狭长,像一只靴子,好在沿途满是湖泊和森林。好友安娜是个“单车控”,对我说卖了汽车后生活一下子轻松了一大截。买车不贵养车贵,这下好了,省了一笔汽车费用。然后,另一个最大的惊喜是:单车后,烦人的“救生圈”不见了,令她“水桶”变“腰精”!

实话对你说吧,从前我就很想不通你,放着随处可见的大好风景熟视无睹,白痴一样,非要开车数小时到一个风景大同小异的地方,欣赏风景,再开数小时的车回来,为什么呢?我问。

安娜听了我这样说,不仅不生气,反而开心大笑,说她从前确像Robart(机器人)一样,过着机械的白痴生活。以后她都要单车出行,享受大好风光。然后,这个女人觉悟了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变成了现在的单车控。不仅自己,还给两个半大的孩子一人一辆儿童单车。假期的时候一家四口骑车沐浴在乡间小路上,优哉游哉!

这次世博,瑞典人也把一直崇尚的低碳生活元素带到了上海。“可持续发展”、“创新”以及“交流”是瑞典馆的三个关键词,其中对自然的热爱,城市环境水平的低碳化,更是投注了无与伦比的关注和热情。瑞典乃弹丸小国,自然资源并非取之不尽,但是良好的生活方式,改变了资源的有限性。自来水的直接饮用,就是最好的一例。

瑞典是为数不多的,可直接饮用自来水的国家之一,高度的环保,保证了纯净的水质。生活方式就像名门世家一样,是需要积累和传承的。据我所知,居住在瑞典的很多华人,虽然已经住了几十年,还有将水烧开再晾凉饮用的习惯。他们自己可能也知道这么做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可就是过不了心理这一关。

人的惯性、植物的习性,就像阿凡达森林中一棵树的生长,并不是无缘无故长那么高、那么大,而是靠周围的环境给予生长的条件和资源。坐在浓密的树下眺望远方的时候,总是不由自主想起遥远的中国、黄土高原,和在黄土高原中倒下去的那唯一的一棵树。它又一次使人认识到,人类的观念和意识,对生活本质,起着多么大的作用和改造性。

那棵树来自西北“母亲水窖”志愿者之一的一篇笔记,说那地方常年缺水干旱,当地人吃水困难,所以爱心环保人士们就掀起了“母亲水窖”这一活动,呼吁社会各界人士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建立“母亲水窖”,帮助干旱地区得人们解决常年吃水难这一现状。然而就在笔者去当地的前夕,却听到了当地一个关于“小偷树”的说法。原来人们发现某处水源越来越稀薄,循迹而至,才发现几里外的一棵“小偷树”,不知何时,根已经蔓伸过来,在“偷偷地”盗取人们已经不多的珍贵水资源。

“人还没喝上,树先喝上了?”——于是,当地人毫不犹豫地把这棵和人们争水的“小偷树”砍了!西北荒原上,最后一点绿色的影子,也终于消失了!

每次想到这棵树,心里沉重犹如荒凉掠过!求生的人们啊,岂不知倒在斧下的,才是真正的“母亲水窖”!地球是公允的,给了你森林,也会给你碣石。给了你百川大峡,也会给你荒原。恶劣并非不能改造,美丽也非持久!

善待滋养我们的地球,从低碳生活做起!来吧,从今天起,你、我、他,皆做一个低调着的时尚人!(来源:法国《欧洲时报》,作者:罗敷)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编辑:Crystal 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