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苑·摄影 > 文苑 > 正文

学术也艺术

2011年05月06日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最近成功申请到参加7月在伦敦大学学院举办的一个为期6天的培训研讨会的资格,非常开心。

培训研讨会在英国大学里铺天盖地,但这个会可不一样,这是由伦敦大学学院、爱丁堡大学和西澳大利亚大学三个知名的“艺术融合科研”中心合办的,旨在通过连续6天高强度的实验室实地学习与操作,晚上参与与公众对话,促进艺术设计和生命科学研究之间的互动、互补和长期的互助。

把先锋艺术家请进科研实验室,把顶级科学家拉入艺术家的话语圈,这样的培训研讨会还是很新奇吧?研讨会向世界各地的自然科学研究人员、社会科学学者、法学家、科研管理人员、艺术家、设计师等专业的从业人员开放,但名额有限,因此每个申请者要求用一页自述、两页简历自荐。可以想象,申请者众多。

虽然这个研讨会因其时间跨度、学科跨度和涵盖允许我们这些“外行人”在一流实验室动手操作的内容非常特别,但类似将科学与艺术“杂糅”的各种小规模活动在英国并不少见。

随着科研技术的飞速发展,在过去10年,欧美很多顶级科研机构与大学已不再仅仅追求学生与教员的“文化”深度,而是逐渐强调师生的“交互文化”程度。并非简单地提倡“多才多艺”或“跨学科培养”——比如不仅仅是一个生物系学生课余喜欢拉小提琴,而是强调会不会把音乐的思路“应用”到生物实验设计上;或者,会不会把数学模型“翻译”成生物表达。换句话说,就是能否自如转换并应用不同学科的思维模式与语言范式。在所有促进“交互”的努力中,科学与艺术的交互自然吸引了最多关注。

国内的大学早已开始注意对生源的艺术素养要求,但多半还停留在“艺术特长生”、为学校在各种竞赛中拿奖项或丰富“课余”生活方面。“艺术”对于欧美很多大学并非是锦上添花,而是具有很切实的应用价值。比如我即将参加的这个研讨会,针对如何促进生物技术的发展这个问题,它旨在探讨艺术设计理念如何和生物工程技术相结合?如何能更优化设计生命科学研究?

反之,艺术作为一种社会文化行为,需要掌握科技发展的脉搏才有生命力——工业城市激发的未来派艺术趋势就不说了,别忘了,新兴的突突冒着滚滚白烟的火车,曾屡屡出现在诸多印象派大师的作品里。众所周知,艺术元素可以推动科学普及和促进公众接纳新技术。生硬的科学术语和数据很难引起公众兴趣,即便上好的科普文章也顶多在对科研本身就比较感兴趣的公众中传播知识,但是一张图、一部电影则会引起各层面人士对新科技的关注。

海德格尔说,“艺术即真理的生成和发生”。以探寻真理为己任的科学研究必然会得益于艺术的开放性、灵活性和反思性。因此,学术也艺术。当然,没准从研讨会回来,通过和设计师与艺术家的交流,我可能会觉得学术即艺术呢!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编辑:Crystal 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