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苑·摄影 > 文苑 > 正文

在巴黎小工厂打工记

2011年01月19日  来源:中新网 
  

去巴黎的那年我刚中学毕业,满脑子的思想前途,对未来充满不切实际的空想,去是身不由己,离开时也是仓促的决定。

到了巴黎后,我感觉走进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语言不通,变成一个哑巴。住在巴黎最旧的三区小巷内,马路是石头铺的,旁边人行道只容一人走。上下楼梯漆黑,要按一下墙上的开关,灯才会“噗”一声地亮,灯光暗黄,仅仅照明却不会显出剥落的墙壁。厕所在楼梯转弯处,居然是蹲的,我最记得半夜要如厕的恐怖。屋里没有洗澡房,大部分法国人每星期去澡堂洗。我们一般在家就用半桶热水擦擦身将就过去。很多旧屋改装后才加一个浴室。房子外面乌黑黑的老旧,使我想起了《双城记》、《钟楼怪人》里的巴黎街道。如住进了贫民窟,我心里很不自在,巴黎怎如此落后,仿佛倒退了一百年。

在巴黎的温州人都集中在三区,似乎都从事皮革业,一条小街上有一连串的皮革批发店,是一些老华侨开的,门面小,进去后很深。老板讲的法国话很原始,有些就雇一个年轻的法国女孩。卖的是大小皮包、皮带,男女样式都有。温州商吃苦耐劳,一般都是亲力亲为的家族事业,老板自管皮店,儿子媳妇办厂,从购皮到设计到割皮到车缝,一家统吃。也有些个体户,把家当作小工厂,接活回来做,夫妻一起车皮包、上夹子,赚多了钱也可以做个小老板。

我不懂话,可以做的事太少,不要说别的,去中国餐馆端盘子也没人要,而且那时的中国饭店还很少。上午我上语言学校,从ABC拼音,跟着老师念“这是男人,那是女人”学起。同乡亲戚很帮忙,而且到处需要劳力,一位婶母介绍我去工厂车皮包。我心里有点疙瘩,自己一直成绩优秀,本想不用吃劳工饭,起码可以做个护士或文员,心中委屈得很。但我还是去了,心想暂时做做、赚点零用钱无妨。

小工厂实在是小,一共只有四、五个人,一张长桌是割皮的,两部车皮的电动缝纫车,还有两个小铁镦是上夹子用的。工人主要是老板的家人,还有几个不定时的学生。他的儿子常常不在,要去外地购皮,他还负责割皮,媳妇手脚很快,主要负责车皮包。我坐在车前,她先教我用脚踩电缝纫车,踩下去感觉蛮重的,很易失控。车针很粗,走得很快,要用双手控制,先学会车直线,运作控制好后,便是把两块皮重迭来车。皮包的边有直线,也有曲线,还有加上一条塑料硬边的,不能太靠边,怕有漏洞,又不能太靠里。老板的媳妇娇小玲珑,人很温和,也不多言,她整天工作,常说腰酸背痛,很羡慕我可以上学,她婚后直接从温州来,没有机会学语言。还有一位上夹子的温州同乡,也是香港来的,一直鼓励我读好法文,将来前途无量。他们的很多手工都外包,一些妇女在家里做,论件算工钱,勤快的一天十几小时可以赚一百法郎。我学了一个星期后,基本上会车一些简单的样品,我每天下午都去,自知手脚不快,时间又少,在月底第一次从老板娘手里拿到几张法郎,心中很高兴,这是自己劳力得来的。

一年后,我便申请去了英国医院做护士学生,把巴黎抛在脑后。如果说那年我不去巴黎,现在的我会在哪里?或者我若是留下,又会怎样?人生的路像下棋,走了一步后,一般都不能回头了,留下的只是一些遐思。(摘自美国《世界日报》 伊犁 寄自加州)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编辑:Crystal 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