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不曾为了出席一个婚礼如此伤脑筋该如何装身。 天气炎热,要穿得凉快又不失庄重,庄重里却还要顾及到时得脱鞋子。曾动念是否要披上印度装,再想还是放弃了。 同一层楼的印族邻居雾莎幼女苏诗玛出嫁的日子终于到来。一两年前雾莎就为筹备这个婚礼而忙碌,频频飞到印度班加罗尔父母的老家订购各种用品。某日搭电梯遇见她手捧大叠印度婚纱杂志,灿笑嫣然,说道:“名贵漂亮的婚纱只有印度才有,我们的新娘子必定要全身金光闪亮,和时下一般的惨白婚纱是完全不同的。” 我期待着喜悦的分享,最近接到喜帖,才知道英伦留学多年的苏诗玛的未来夫婿是英国青年丹尼尔。 屹立牛车水已185年的马里安曼庙是新加坡最古老的印度庙,对我来说似熟悉又陌生。牛车水是我怀旧的老地方,但马里安曼庙只进过一次,以旅游猎奇心情陪同外地友人观光。虽然长年生活在多元种族和宗教的岛国,我对印度教的认识其实仅限于皮毛,对他们信仰的三大神明——创造之神“梵天”、保护之神“毗湿奴”以及毁灭之神“湿婆”,也是一知半解。 那天早上,庙门外如常摆满鞋子,我们脱鞋入庙,从俗一如游客,可我们知道自己既非普通游客,又不是进香膜拜的教徒。绕过大殿后方,登上婚礼厅,眼见一众宾客衣香鬓影穿金戴银,脚上都穿着鞋子,才发现原来从庙宇有侧门可以直通礼堂,于是连忙出去大门把鞋子拎回来穿上,别让光脚丫子亏欠了一身衣装。 舞台上,主持婚礼的宗教司以梵语诵经祈福,古老的《吠陀经》教义里满是爱的开悟与哲理,而且有我们能听懂的英语祷念穿插其间。驱魔障、洒圣水、扶正气、发盟誓的仪式层层叠叠,然后,新娘的父亲、任教于国大的阿南达教授,为新郎浴足,将爱女交给一个纯净的人。接着,一对新人互换颈间花环,然后一缕白米如雨般洒落,化作富贵荣华。台心一团香火不停燃烧,两人携手一同将米通簌簌滑下,浪漫的爱情、甜美的日子就此掀开新篇章。然后两人手牵手衣连衣绕火行七步礼,在每一步不同的寓意里,永续的爱情、恒久的幸福、无尽的能量、健康的体魄、足用的财富、快乐的下一代,还有患难与共的种种祈愿,都全情许诺了。 素食自由午餐后,我们随着宾客们排队上台,一一向宝座上端坐的新郎新娘献上祝福。 我真心喜欢这样的祝福,温馨、亲切、圣洁而意味深长,远胜于华人婚宴上的三声“饮胜” 。仿佛在这对金童玉女的幸福婚姻和生命开悟里,也有我一份最诚挚的祈福和参与。(摘自新加坡《联合早报》,作者:刘培芳) |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
编辑:Crystal J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