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提起孙芳老师,大多数中国学生都会想到那位开《财政学》课的名师,但他们很少知道,这位名师同时也是留学生课堂上的严师。 留学生来到异国他乡求学,又必须接受中文教学,不少老师会选择降低课堂难度来适应留学生的能力。孙芳老师却从不放松要求,她会在第一节课就告诉留学生这门课的课程要求,施加压力让他们努力学习。“虽然在考试难度上我会考虑学生水平,但是在内容上我绝不会放松。” 高标准、严要求,是为谁好?“每一门课都有特定的教学目标,每个学生都有潜力可以挖掘。如果降低标准,学生很容易就能达到要求,反而会阻碍他们更刻苦地学习。”孙芳老师这样认为。对学生要求高,既是对他们来华学习的艰辛劳苦负责,也是对自己教授的科目负责,更是对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中国整体教育质量的声誉负责。孙芳老师说,很多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都会感谢学校,说自己学的东西有了用武之地。 孙芳老师讲授的《国际贸易实务》和《国际贸易惯例与规则》都是中文教学,虽然近几年留学生的中文水平越来越好,但是语言仍是留学生学习中的重大障碍。上课时,孙老师会走下讲台,站在学生中间并联系学生举例:“假如艾丽娅是肉制品经销商,而保罗是海关官员……”这样的互动方式,使学生在紧张之余略带兴奋,课堂顿时生动了起来。孙老师善于启发式教学,她会用提问的方式提醒学生。这些不需要回答的问题,提示他们仍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以此督促他们更认真地学习。通过细心教学,认真把关,孙芳老师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逐渐掌握了这两门课的学习方法,并积极参与到教学互动中来。 2010级学生安德利上课时,不仅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还经常对老师的答案提出“异议”。常常是当孙老师向他解释清楚规则制定的背景等内容后,他会说:“好吧,老师,我知道按照规则应该如何,但我仍然认为这样很不公平。” 求同存异并非只是学术上的态度。曾经留学加拿大皇后大学的孙芳了解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除了专业知识,孙芳老师更希望留学生们能学到中国的文化,理解中国的价值观。她相信,无论是人与人之间,还是民族、国家之间,很多矛盾和误会都是因为不了解对方的价值观念造成的。来中国留学的这些学生今后很多都将从事与中国有关的工作,孙芳老师说:“我希望他们通过在我的课堂上的学习,更熟悉、理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这不仅对他们以后的工作有好处,也有利于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
编辑:Crystal J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