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初,受奥迪邀请,赴德国参与了奥迪科技日考察活动,5天5夜的德国之行见闻不少,感受良多。 记得大一冬天坐火车去外地,同车厢是一个太原的旅行团,我邻座是一个老头,光头,上车就掏出一瓶白酒暴饮,热了就脱去上衣,大冬天光着膀子。跟老头聊起来,说是太钢旁边一个村的,每年给太钢卖水收入很高,除了分钱村里每年组织老人旅游两次,一次国内一次国外,欧洲、美国、日本都去过了。我问老头对美国什么印象,老头说了6个字——“发达,文明,卫生!”,现在想起来,德国给我的印象也逃不出老人家这3个词的高度概括。 5天去了2个城市,慕尼黑和英格尔斯塔特,都在拜仁州,亦即巴伐利亚州。感受最深的是那里城市、小镇、乡村三位一体的自然环境,城市中没有高楼大厦,到处都是古老的石头房和独栋庭院,从任何地方开车10分钟就能看到路边的麦田、草地,人跟大自然非常亲近。 5天里每天都是晴空万里,阳光灿烂,青草绿树掩映,空气可见度异常清冽,比照我们被污染了的大好河山,这是发达国家最让人羡慕之处。 慕尼黑是德国第三大城市,但地处气候最好的东南部,是德国最适合居住的大城市,听导游说慕尼黑房价是全德最高的,市中心要1万欧元起。 慕尼黑的城市建设完整保留了历史风貌,大教堂、凯旋门等古建筑随处可见。听旅居德国多年的老师说,二战末期苏联军队将慕尼黑夷为平地,从1945年慕尼黑开始重建工作,重建坚持以旧修旧原则,找来旧建筑图纸,尽量找到旧材料按原样修复,致使重修的建筑仍然宛如几百年的老古董。至今已经60多年,重建工作仍旧没有完工。 另外一个印象深刻之处是人民心态平和,安居乐业。在英格尔斯塔特的一天中午,我步行赶往午餐处,看到一个德国小伙拖着一只旅行箱,戴着墨镜迎着太阳走,仰起脸晒着太阳露出满足的微笑,当时路边什么人都没有,一个人走着走着就笑起来,至少是我没有见过的,我们常见的街边赶路的人大都面无表情或者心事重重,很少有如此享受的表情。 那些谣言啊 第一次出国,发现了很多关于国外的谣言。奥运前记得北京搞了一次运动,把所有厕所的WC标识换成了Toilet,说国外没有WC的说法,怕国际友人来了看不懂。在德国的几天,发现到处都有WC的标识,餐馆、机场、高速公路,这是谁造的谣啊,换标的钱都白花了! 还有关于禁烟运动,前几年杨澜同志在一次节目上说“外国人一般不抽烟”,一听就是扯淡,欺负俺们没出过国啊,我在博客里也批评过这种忽悠思想。禁烟是可以的,但你不能建立在谎言基础上忽悠俺们吧。 事实上国外的烟鬼比中国只多不少,在慕尼黑的第一个清晨,我打开酒店窗户看下面街道,正是上班时间,街上的人行色匆匆,很多人捧着纸杯咖啡边走边喝,更多的人抽着烟赶路。但有一点,在那边确实看不到在室内抽烟的,无论酒店还是餐馆,人们抽烟都在建筑物外。 还有关于外国人素质高,不闯红灯、不乱扔烟头的谣言。慕尼黑和英格尔斯塔特的街道都不宽,我见到最宽的路也就是单向2车道,很多路是单向单车道的,许多路口没有红绿灯。路口红灯时候,即使没有车来往,也有人耐心地等待绿灯,但也有即使红灯、有车时候也有人急匆匆闯红灯的,有行人,也有自行车,但无论红灯绿灯,汽车永远让着行人,如果有人从车前闯红灯,司机会马上刹车,等行人过去,从来没见过闪灯、鸣笛抗议的。 在德国的5天,我没有听到过一声汽车喇叭,非常震撼,无声的震撼。想起葛帮宁同志的口述历史,上海大众刚合资的时候,德国人改变标准,桑塔纳的喇叭在德国使用寿命是5万次,到中国要变成10万次,中方很抵触,认为老外是刻意刁难,德国人说我们是经过市场调研的,中国人在使用喇叭的习惯上跟德国不同。 关于烟头,也不是那么准确,在街边经常能看到一些随意丢下的烟头,有些石板路,石板中间的缝隙里有些烟头甚至已经褪色,一看就是时间久远了。德国人似乎对这些所谓“素质”的东西不甚在意,随性就好。曾听一位在德国生活过的老兄讲,德国人很鄙视随地吐痰,认为是极其无法忍受的行为,但对于随地小便并不认为有什么不当,他们觉得小便是人的本能生理需求,不应该被压抑,如果找不到厕所,当街小便也不是什么问题。这个说法未经考证,我没有见到过当街吐痰的人,也没有见过当街小便的人。 个人认为国内很多次关于素质的讨论有些矫枉过正、上纲上线,随地吐痰这些行为当然应该改,但像光膀子什么的,有什么可指摘的。前几年很多城市的媒体搞过扫膀爷运动,夏天在大街上碰到光膀子的就送人家一件印着报社LOGO的T恤让人穿上,神经病,身体是自己的,人家怎么着关你鸟事,你觉得不舒服可以不看嘛,亲近自然没什么不好。 在不影响他人的前提下,老百姓怎么生活是自己的事,不必为了国际友人的喜好就随便扣上素质的帽子。 饮食及其他 德国什么都挺好,就是两点:物价高,吃不惯。几天里碰到最好吃的东西就是面包了,德国面包比较硬,纤维比较粗,嚼着很有劲,味道也很香,无论大麦、小麦、燕麦的,麦香味都很重,浓浓的粮食味儿。 以前不怎么吃黄油,觉得奇怪,老外吃这个屁味儿没有的东西干嘛,去了以后明白了,也喜欢吃了,一是抹了黄油的面包大概起润滑作用,让面包不那么粗、挂嗓子,二是调节味道。 其他的正餐是在惨不忍睹,虽然也有大肘子、酸菜等跟中国菜很像的菜,但是太彪悍了,块儿太大,非常油腻,看一眼就吃不下了,味道也不习惯。德餐的正餐就三道菜,最多四道,每个菜盘子老大,菜就一点点,每道菜之间要隔半个小时,每次正餐反正都吃不饱。还不像法餐,桌子中间有公共的面包可以取用,除了正菜没别的。 德国的物价,如果不看后面的货币单位,只看前面的数字会觉得跟国内差不多,比如一瓶矿泉水1块、一件T恤几十,一个菜十几块、几十块,一公斤或100克蔬菜水果几块,但是如果换算成人民币就相当惊人。 跟一个在意大利工作生活的中国人聊过,说北欧、西欧物价很高,南欧好很多,收入和物价如果不看单位跟中国几乎一样,一个月收入2、3千欧,一个中餐套餐10欧左右,在国内一个盖饭也就这个价钱,就是有两个差别很大,汽车和房子,国内要贵很多,几千欧、一两万欧买辆汽车,10万、20万买套房子很正常,在国内就贵了去了。不过慕尼黑的房价不在此列,据台湾导游说是全德国最贵的,比柏林都贵很多。 听当地人讲一般人每月收入是两三千欧,税率高达50%,但是相应的福利很好。 慕尼黑大街上跟中国最大的不同是能看到不少残疾人,有坐轮椅的,有盲人,还见到过一个坐轮椅的亚洲人,他们几乎过着与正常人无异的生活,该干嘛干嘛。中国的残疾人就没这么幸运了,盲道到处有,但是上面停满了车,还有货摊、杂物,出门就是找罪受。 我蹩脚的英语倒还派上一些用场,比如买东西的时候,那边都爱喝苏打水,我很不喜欢,要纯净水,苏打不会说就说“water without 噗噜噗噜”,用手比划着水冒泡的动作,老外都能明白。其实语言和交流并不完全等同,交流起来没有想象那么难。也可能因为慕尼黑是旅游城市,很多人会说英语,如果是德语就歇菜了。 关于汽车 提到德国不得不说汽车,尤其拜仁州,汽车和旅游是其两大支柱产业,慕尼黑是宝马总部,英格尔斯塔特是奥迪总部,两座相距如此近的城市影响着全世界的汽车格局。 第一天在慕尼黑市中心游览,见到的汽车最多的是宝马,其次是奔驰、奥迪,大众都很少见到,高档车比例大得吓人。后来几天在上下班时间出行,也到了市中心以外和高速公路,才发现大众慢慢多了起来,高档车比例才有所下降,但总体来说还是比国内比例大。 出租车大都是奔驰CD1,C级中的一款,而且几乎清一色是旅行版。奔驰之外就是大众途安,也都是旅行版。 在马路上见到最多的德国品牌是:宝马、奔驰、奥迪、大众。其他比较多是品牌是福特、Smart、MINI、斯柯达、欧宝、西亚特、阿尔法罗密欧,宾利也见到过。 欧洲品牌依次是:雷诺、标致、菲亚特、雪铁龙。雷诺和标致非常多,雪铁龙非常少见。 日本品牌里马自达最多,丰田、本田非常少,日产没有见到过,结合雷诺超多的现象,应该是雷诺日产联盟在欧洲的车都挂雷诺标,相应的在日本可能都挂日产标吧。铃木是第二多的,三菱偶尔能见几辆。 美国车几乎见不到,福特比较多但都是欧洲设计生产的,还见过一辆道奇,此外还见过一辆悍马,可能还是4S店的,其他美国品牌见不到。 大街上的车从外观和使用上看跟国内至少有3点不同。一是所有车都没有贴膜,里外通透,只有非常少的特种车偶尔贴膜,比如警车,是为了保护罪犯隐私? 二是大部分车在白天也开着日行灯,问过以后知道,这是德国法律规定的,人对灯光非常敏感,为了安全,汽车在白天也要开大灯。国内没有这样的规定,但奥迪已经率先在所有车系上装配了日行灯,大众的高端车上也部分配置了。 三是很多车屁股后面装了挂钩,这是为了拖挂房车。房车在国外非常普及,在德国几天天天能够看到,尤其是周末的时候,高速公路上不停有房车开过。有意思的是,还见过不少不拖房车的,挂钩上拖着一个平板车,有的是空的,有的装些货物。这个挂钩在国内属于非法改装,是要受罚滴,希望国内法律什么时候能改变一下,房车这东西也有望普及。 德国人用车是两个极端,要么超小,要么超大。街上最多的是小型车、两厢车,他们的后座好像就是放东西的,完全不在乎后排空间,看到过一辆奔驰S级,后座只能容纳两条腿,比桑塔纳2000空间还小。很多车是双门的,同样的车型外观和内部也与国内不同,弧线更夸张,后排无论腿部还是头部空间都非常局促。 小型车、两厢车之外最多的是旅行车,包括出租车全部是旅行车,标准型的轿车反而不如前两者多。SUV也有一些,但比例并不比国内大,皮卡很少,只能偶尔见到。 大概是沿用了欧洲思维,国内几个合资公司最早时候都推出过旅行版,比如桑塔纳旅行版、广州标致旅行版,但是后来销量很差,都不产了。近几年又有厂商挑战这个定律,比如奥迪国产的第四款车是A3旅行车,个人认为这个市场还是有些早,不如引进A1小型车或者第二款SUV。 关于交通 在慕尼黑和英格尔斯塔特能见到很多自行车,学生骑,西装革履的上班族也骑,车上也都有锁,但是短暂的停车,比如去商店买东西,很多人并没有锁车的习惯。步行和坐公交的人也很多,总体来看,有车族比例肯定比国内高很多,但有车且开车的比例并没有国内高。 慕尼黑市区还有有轨电车,很长很长,大概有二三十米,很壮观。 德国高速公路大多没有限速是早就听说的,切身感受之后更加印象深刻。5天里全程由奥迪A8车队接送,在高速公路上开到240公里时速是在是最正常的事,时速表最高是300公里! 德国马路上的车可以用动若脱兔、静若处子来形容,能开的时候都开到最快速度,不能开的时候都静静等待,没有一丝焦急。只要是路口,不管有没有红绿灯,司机都会停下来看看有没有行人要过,如果有行人过,不管是红灯还是绿灯,都会耐心等待行人穿过。我还碰到过在一个路口,斑马线是红灯,我站在路边等绿灯,一辆车停下,司机用手示意我先过,非常礼貌。 不过这点很难在中国实现,中国人太多了!如果司机见人就让,要是在中关村那种地方,一天都过不了一个路口。 还曾在市外公路上看到一辆大卡车在十字路口打着灯等待,前方几百米外有车他都会耐心地等,直到视野内几乎没有车了才通过。估计这个也跟德国的高车速有关,在国内,几百米不知得开多久,在德国可能就是几秒钟的事儿,司机强行可能就会有事故。 所以,高车速能缓解交通堵塞是有道理的。在慕尼黑几乎没有见到过堵车。 奇怪的是,5天里我也没见到过警察,连德国警察制服是什么样都不知道。有一次从英格尔斯塔特到奥迪运动公园的路上,在立交桥上看到下面马路上开过几辆装甲车,听说附近有军队,军队都见到了还没见过警察! 德国司机的礼貌让人印象深刻。试驾Q5混合动力车时在英格尔斯塔特市区行驶,导航的英文听不明白,开了很久怀疑自己走错线路了,于是减速查看导航和路标,后面压了一队车,但是没听到一声喇叭声,都静静地在低速排队。后来自己不好意思了,停在路边打了双闪,后面的车就等对面没车时一一超车过去了。 这应该源于人民的良好心态,干什么事都不着急,能跑的时候就享受速度,能停的时候就享受休闲,前面车慢肯定有它的原因,你按喇叭并不能帮它解决问题。 国内人民生存压力太大、太没有安全感了,坐公交慢了怕没有座位,开车慢了怕会堵个没完,买盐慢了怕真的断盐,所以不管不顾先买了再说,先冲上去再说,因为未来完全是未知。这不能完全怪人民。 |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
编辑:Crystal J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