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苑·摄影 > 文苑 > 正文

话说清明节

2011年03月18日  来源:北美时报 
  

清明节是中国四大传统民俗节日之一,而且产生的缘由、时间非常清晰、感人。有史可查,清明节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到现在已有两千五百年左右历史。同时,清明节又是华夏各民族共同信仰的节日,祭祖扫墓、家庭团圆、吃饺子的习俗也被各家各户顽强地传承着。

清明节是华夏儿女祭奠逝去亲人的日子,从它产生时代起就打上了尊宗敬祖、慎终追远和"知恩、感恩、报恩"的烙印。"百善孝为先",孝的试金石就是尊宗敬祖和知恩、报恩。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祖先亲人都不想、不敬,懂事了,还不知道在清明节时给逝去的亲人扫墓、寄托哀思,就应该受到唾弃,骂他"不通人性"也属应该。


古时,清明节的前一天称寒食节,这两个节日来源于同一个古老传说。而且这个故事因为有"清明节"而家喻户晓。

春秋战国时代,晋国君主的公子重耳,与几个随行大臣一起,为逃避迫害流亡国外。在疲于奔命的荒郊野外,重耳又累又饿,走不动了。在大家无计可施时,随行大臣介子推,跑到僻静处,从自己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下去。公子很快有了力量赶路。后来,重耳知道了肉汤的来历,不禁感激涕零。

十九年后,重耳当上晋国君主,即历史上的晋文公。他登基伊始,重奖重用随他流亡的功臣,惟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介子推面君讨赏。介子推淡泊名利、"施恩不图报",悄悄地携带母亲到绵山隐居去了。晋文公知道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绵山恭请介子推。

绵山林深路险,寻人十分困难。"云深不知处,虽穷索数日,竟不得"(《左传》语)。有人建议从三面放火烧山,逼出介子推。事与愿违,大火熄灭后,发现介子推与母亲都烧死在一棵老柳树下。晋文公看见此情此景,痛哭不已。装殓时,人们从死者身后的树洞里发现一幅血书,上写"割肉奉君献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乃令祠葬于绵山之阳,以绵上为之田,供其岁祀,且改绵山曰介山云"(《左传》语),并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规定这一天家家户户不得生火做饭,只能吃干粮冷食。

第二年,晋文公再登绵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枝繁叶茂、柳絮纷飞,焚毁的山林草场重新焕发生机,到处鸟语花香。晋文公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与农时24节气的"清明"为同一天),将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

"清明柳"与常见的垂柳有区别,它的枝条挺拔向上,表现了介子推不同一般的气节和精神。晋文公的感恩仁义之举,赢得了"士庶"的赞美和爱戴,激励了国民奋发图强的士气,使晋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清明节"成为一年中最重要的"纪念逝去亲人"节日。


到了秦汉时代,清明节已经约定俗成为一年中家人团聚、祭扫祖先坟墓的节日,并把上古时期没有规范的墓祭"编入五礼,永为常式"(《汉书》语)。

到了盛唐时代,"祭祖、报恩、行孝"上升为重要的治国方略,清明节的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国家和地方,在清明节要举行隆重的祭祀祖先大典。在民间,清明节前一天,家家户户门窗上,要插柳条,一是为纪念忠孝节义之士介子推,二是为了避邪,三是祈求天地祖先带给人间风调雨顺。

时至现代,"清明插柳"的习俗在中国农村仍很盛行,在城市已经很少见了。而"清明扫墓"的传统风俗习惯,不分城乡,各家各户都十分重视。清明前或当天,多数家庭都是大人带着孩子一起去上坟,焚烧纸钱,磕头祭拜,缅怀祖先恩德。人人还要给坟茔清除杂草、"圆坟"培土,有的还在坟墓周围栽树种花。

清明节期间,一般多风少雨,天干物燥,扫墓焚烧纸钱,不慎引起山林火灾事件屡有发生,特别应引起注意 。近些年来,各地纷纷倡导将"烧纸"改为献花,这一文明扫墓、安全扫墓的倡议被越来越多人所接受。东南亚各地华侨华人也非常重视清明节祭祖,但为避免火灾,他们一般在庙宇、祠堂里为死者立牌位,清明祭祖都在庙宇、祠堂里进行。此风俗目前在闽、粤、桂、港、澳、台等地区逐渐流行开来。连云港也开始出现了此种祭祖形式。

新中国成立后,清明节祭奠革命先烈,地方伟人名士已形成风气。清明节期间,机关学校、党派团体,会组织人员给革命先烈和过世的伟人、名人扫墓,敬献花圈,在纪念地举行入党、入团、入队宣誓,进行革命理想和革命传统教育,特别有意义。

清明节是合家团聚的日子,中午一家人围坐一起,包荠菜饺子、吃荠菜饺子是多数地方的传统风俗。饺子俗名"万万顺",吃饺子的寓意是以春为始,一年四季万事如意、平安顺利,对已婚未孕女子还有"交子"的心灵寄托。


中国人过清明节,沿续了两千五百多年,形成的清明节文化深入人心,核心内容是"尊宗敬祖、慎终追远",倡导人人养成"知恩、感恩、报恩"品德,培养"善良、贤惠、忍让、仁义"心灵。这些朴素而又崇高的品格,是我们进行文明社会、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保证。
历代文人雅士吟咏清明节的诗词歌赋数不胜数,中唐时期著名诗人杜牧的《清明》诗描写的那幅风雨悲情画卷,读后令人荡气回肠,"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一千古绝唱,不光给后代留下美妙的意境遐想,还给安徽池州旅游和山西杏花村酒业带来无限商机。

北宋宫廷画家张择端创作的《清明上河图》被誉为中华第一神品,2010年"上海世博会"把用现代电子声光技术处理的"清明上河图"栩栩如生地展示在中外宾客面前,成为"世博会"上一大亮点。画的前段有一片柳树林,枝头泛出嫩绿,大地已经返青,河边桃花盛开,从帝都郊外踏青扫墓归来的男女老少,人人春风满面,点出了清明时节特定的景象和风俗,还隐含有"国泰民安,百善孝为先"的寓意。

春节过后,中华大地由南向北逐步告别严寒,迎来了春光明媚、万物复苏。江南地区"春来早",农历二月就展现了"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诗句)的美景。

黄淮流域和华北地区的清明节和踏青节、风筝节是统一的,许多地方还举行一年一度的"清明节祭祀大典"、"清明节庙会"等声势浩大的民间活动。这期间,"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李商隐诗句),春回大地、柳丝吐翠、桃花泛红、梨花飞雪,一派"阳春三月好风光"。人们徜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享受人间的欢乐和春天的温暖,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古时有"少女不进庙,少男不踏青"的说法,原意是让平时足不出户的少女们春游时敞开心扉尽兴说笑玩耍,不受异性干扰。这些封建礼教、陈规旧俗早已被时代所淘汰。清明节期间男女老少踏青赏花、摄影照相、唱歌跳舞、放风筝等,一派"天人合一"祥和欢乐景象。

山水名胜、风光景点的经营者们,更把清明节期间作为新的一年"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大好机会,千方百计吸引八方游客。中国著名的"海古神幽"旅游城市连云港,清明节前后推出"连云港之春"、"挑花节"、"玉兰花会"、"春之声诗会"等文化旅游项目,尽显"孙悟空老家"花果山等数十个游览区的魅力和风采,国内外游客趋之若鹜。少数民族地区的"(农历)三月三歌节"、"清明节歌会"唱红了半个中国,成为新一年的"旅游大集"。

清明节是华夏儿女不可缺少的盛大节日。"绿杨烟外晓云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宋,宋祁词)。让我们留下每一个春天的记忆,去迎接热情的夏天、丰收的秋天、享受成功的冬天吧。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编辑:Crystal JI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