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末到2011年初,游走在欧洲的严冬里。
每过一阵子就会渴望离开,离开周围非常熟悉的人和事,走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去。不干别的,只是走走看看,看看那些遥远的地方都有些什么,看看这个世界上的别的人都在做些什么。
曾经跟自己说再也不要一个人去旅行,可是找一个合适的旅伴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比起浪费假期,一个人去总胜于不去,而且每次的个人旅行都让我非常有收获,相信这次也不例外。
从来没有去过欧洲,那块传说中充满浪漫的土地上,会有些什么呢?
行走,与我仿佛渐渐变成一种修行。一个人的旅行,你可以有足够的空闲去观察别人,去思考自己,去记录美丽的风景,尝试异国美食,这行走还能调整身体状态,消耗多余脂肪,以至使人心情放松,思绪沉淀,平心静气。
于是,又出发了。
Holland ·Amsterdam
荷兰 ·阿姆斯特丹(1)

飞机降落到阿姆斯特丹的时候是傍晚,暮色中看得见整个城市被白雪覆盖着。
今年欧洲的天气很是严峻,都传说这将是一个千年不遇的寒冬。出发之前的两天,电视里还不停地播放欧洲再次受寒流袭击,如何如何大雪,交通瘫痪等等的消息,爸妈跟好友都担心的跑来说,要不要紧啊,还是不要去了吧。我一边心里犯着嘀咕,一边安慰他们,绝对没问题,我肯定安全回来。能安全回来是肯定的,可是我都已经在网上买完了很多火车票长途巴士票了,若是真大雪封路,那可是麻烦多多了。回想一下,仿佛每次出行都不怎么顺利,去冲绳赶上台风,去英国赶上暴动,去塞班赶上枪击事件。。虽说每次都出点什么,每次也都很完美的完成了旅行,每次都会想,来了这里,真好啊,这也或者是因为我满意点很低哈,给点阳光就够我灿烂了。。
回头说阿姆斯特丹。
下了飞机,这是新年的前一天,出口处的挤满了等待亲人的金发碧眼的人们,有的人拽着一大把彩色气球,有的人捧着大捧的鲜花。到达的人们和等候的人们,他们互相热情地拥抱着。我虽然是开心地看着他们,还是感到了一点点落寞哈!从来没有人这么在机场等过我呢。随即又想起每次在火车站翘首企盼的老爸老妈,嗯,不能再想下去了,再想就该掉眼泪了,赶紧坐车去。。
阿姆斯特丹机场的火车站很有点意思,一个宽敞的广场,装点着各种造型的节日彩灯,自动售票机像是被一把抛出去的麻将牌,这里站着两台,那里堆着三台,再一仔细看,比售票机更散乱分布着的是各个站台的入口,这俨然比传统的一条通道走过去顺次1号到26号的设计多了些新鲜与调皮。
火车票只有4欧多,半个小时左右就到了阿姆斯特丹中心火车站。走出火车站,走进阿姆斯特丹窄窄的,挤满高鼻梁黄头发身材高大的西方人的热闹的,挂满节日彩灯的街道,心里有一点点激动,这里可是欧洲哦。
夜幕下的中心火车站,依稀看见是一座很有着尖尖钟楼的很漂亮的建筑。

从车站到hostel,地图上标明那条小街叫做Zeedijk。很窄的街道,古老的石板路,却是行人,自行车,大小机动车混杂。

小街两边酒馆林立,灯火闪动,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天气冷的要命,空中飘起星星点点的小雪,而小酒馆门外火炉边的露天席位还是很受食客们的欢迎。

还看见一排的亚洲餐馆,大排挡级别的装饰,却是顾客盈门。
泰国餐馆里挤满了高鼻凹眼金发的人们。

晚上7点多钟的时间,这样的餐馆聚集的窄窄的街道上,收垃圾的卡车却挺着庞大的身躯大摇大摆地停在道路中央,清洁工们一边大声聊天说笑着,一边把堆在人行道上的垃圾扔进车斗。
小街和机动车的比例。
不过这一辆不是垃圾车,好像是警车。。这个牌子,印象中仿佛很贵。。不过这在欧洲不算奇怪了,人家路上跑着的公共汽车都是Benz,警车都是BMW,出租车都是a罗密欧。。

阿城里少不了的是自行车,如Zeedijk这样人头攒动的热闹地界,自行车手们照旧叮当着车铃扬长而过。阿城的自行车大都粗壮,论其型号,大概是国内的28式以上,并且大都车前配置超大型车筐,车后挂着20年前国内邮递员用的那样子的驮包,趾高气扬地打出一幅载货1吨的架势。

这城市里的自行车实在是太多了,店铺门口,街角上,你想象不到的地方,它们不是一辆一辆地停在那里,而是一层两层地堆在那里。。这样的情景当时已经觉得很惊讶了,而当我走到罗马,才知道天外有天。那里仿佛是拓宽了好几倍的阿城的街道,不过街边上一层层堆满了的是大大小小的汽车。。

城里的街道都是窄窄的,水道纵横,走不了几步就是一座有名有姓的小桥。河边,桥上也不无例外地堆满了自行车。

或者因为这地界本身热闹,或者是因为是新年的前一天,到处是兴高采烈的人群。在这样的欧洲式的喧嚣里,你不得不说,绚丽灯火下的阿城,很是动人。

阿姆斯特丹,愈夜愈美丽。

在那几条纵横的喧闹小街上绕了两圈,很是想要走进某一间小酒馆里体验一下当地民风,可是一个人进去多少有点没劲,身在异乡,还有点没底,想想安全第一,还是回旅馆睡觉去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