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留学时讯 > 回国发展 > 正文

天津市公布最新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目录

2011年02月23日  来源:北方网 
  
  20日从天津市人社局获悉,“十二五”期间,全市人才总量将达到255万人,加快建成位居全国前列的人才高地。为实现这一目标,今年开始,天津市将全面落实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以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重点,引进各大行业急缺的高层次人才,并设立招才引智“伯乐奖”,最高给予20万元的奖励。日前,天津市公布了目前最急缺的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紧缺人才对象行业目录。

  

紧缺人才:航天、物联网等产业

  

今年,市人力社保部门将根据市场需要定期发布急需紧缺人才目录,日前确定的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紧缺人才对象主要涉及: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国防科技、轻工纺织等优势支柱产业和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传感网、物联网、高性能结构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紧缺人才;高效设施农业、绿色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农业等发展急需的高层次紧缺人才;商贸旅游、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信息咨询、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紧缺人才;优秀教育、卫生、社科理论、新闻出版、文化艺术及产业人才;传统手工业、手工艺绝技绝活传承人;能够提升天津市在国际国内知名度和影响力,城市发展急需的城市规划建设、园林绿化等方面的各类高层次紧缺人才。

  

高层次人才  六类人才可直接认定

  

据悉,在目前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紧缺人才中,6类人才可直接认定为高层次人才,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获得中国建筑设计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等国家级称号的;获得国家级奖励或省部级一等奖的;担任过国家和省部级科技项目、工程项目、重点实验室负责人职务的;国家和省部级“千人计划”人选、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人选及列入国家和省部级重点人才培养计划的人选;国内外重大比赛中的冠军及其主教练、“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

  

天津市将对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实施考核激励制度,设立招才引智“伯乐奖”,市人才基金给予2万元至20万元的奖励;对引进的人才提供“绿色通道”服务;市财政每年增设1.5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引进人才。

  

滨海新区启动五大人才工程  每年投入不少于1亿 收入住房等政策奖励

  

至2015年,天津市还将培养造就一批适应滨海新区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人才,并启动实施五大人才工程,即:科技人才领航工程、海外人才灯塔工程、企业人才旗舰工程、技能人才蓝海工程和服务人才港湾工程。滨海新区将设立“滨海新区重大人才工程专项资金”,财政每年投入资金不少于1亿元,并在收入分配、住房、社会保障、人才评优等方面以政策倾斜和奖励。

  

1.科技人才领航工程

  

围绕石油化工、电子信息、汽车及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和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海洋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滨海新区科技人才供需信息库。到2015 年,累计引进培养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50名,科技精英人才1000名,高层次科技从业人员1.2万名,并吸引100家国家级和省部级科学家工作室、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落户,新建创业孵化器30个、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基地20个。

  

2.海外人才灯塔工程

  

围绕提升人才国际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紧盯世界科技前沿和产业高端,健全引才工作机制,建立海外高层次人才远程供需对接服务平台,规划建设10至20个区级引才基地,认真落实国家和天津市的“千人计划”。到2015年,累计引进100名国际一流科学家和创新创业领军人才,500名海外精英人才,1500 名高层次海外从业人员。

  

3.企业人才旗舰工程

  

围绕打造一批行业领先、国内一流、跨国经营的大企业大集团,提升区域竞争力,以滨海新区大型国有企业和著名民营企业为重点,面向海内外选拔任用企业领导人员。到2015年,造就能够引领企业进入中国企业500强的战略企业家25名,引进培养经营管理精英人才300名,高层次经营管理从业人员5000名。

  

4.技能人才蓝海工程

  

围绕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水平推进国家职业教育试验区建设,依托重点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和大型骨干企业,建设一批示范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公共实训基地。到2015年,累计引进培养具有较强专业操作技能和丰富生产实践经验的高技能人才24万名,其中技师、高级技师4万名。

  

5.服务人才港湾工程

  

围绕发展航运物流、现代金融、旅游会展、科技服务、商贸服务、服务外包、总部经济、文化创意、新闻出版等高端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加快于家堡金融服务区、开发区服务外包产业园、北塘总部经济区等园区建设和功能开发,形成一批国际高端服务业中心,实施服务业重大项目人才引进对接计划。到2015年,累计引进培养服务业领军人才25名,服务业精英人才300名,高层次服务业从业人员3000名。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编辑:yang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