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德明,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教授
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的董德明教授目前最急于攻破的难题就是水污染问题。 董德明说:我们所说的污染都是人为活动,人类活动造成的,无论是工业废水的排放,还有大气颗粒物的沉降。还有我们生活废水排放带来的或多或少的重金属。我们之所以把它看做污染物就是它可能会有毒性,可能会对人的健康产生影响。 要想解决污染问题,最关键的就是要找到污染来源。因此董德明就要带领他的学生,把每一个采集回来的样品进行成百上千次的实验。 董德明表示:通过我们的研究希望可以更好丰富环境化学的理论,增强人们深入认识环境当中的这种规律、变化、特点,同时也为政府的决策和为环境工程环境治理能够提供一些方向或者是依据。 正是因为怀揣着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本身学化学专业的他,1982年大学一毕业,就新型专业环境化学,开始了环境方面的教学与研究。2005年,中石油吉化公司双苯车间的那场爆炸,使将近100吨苯类物质流入松花江,造成了江水严重污染,不仅使沿岸数百万居民的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而且由于河流最终会流入俄罗斯的阿穆尔河,因此污染事件更是受到了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得知这一消息,董德明第一时间召集他的学生对采集回来的样本,进行了大量的实验。 恨不得24小时不休息来做正好赶上一个冬天,我们研究生都没有放假,当时我们这个团队加上相关的研究生,50多人在实验室里春节他们都没有回家。指导我们做实验的时候,对我们实验操作的要求非常的高,就比如说我们用的实验仪器,操作方式他都有比较严格的规定,去松花江去采集水样的时候,他甚至对我们装样品的瓶子怎么洗都有一定的要求。进行样本实验。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分析数据和结果很快便出来了。 董德明说:我们找到了一些规律,发现了一些特点,得出结论就是,污染物有多少挥发走了,有多少留江里,留在江里的有多少沉到江底了,有多少通过生物和光转化了,这套数据提供给政府的决策部门。董德明整个研究工作将近结束的时候国务院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提到了吉林大学的研究工作,很荣幸。
1993年在英国帝国理工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在吉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被评为教授博士生年6月至今任吉林大学校长助理。从1982年参加工作到今天,他一直致力于环境污染方面的研究,不忘初衷、矢志不渝。30多年里,他共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其中有60多篇被SCI收录、出版专著1部,获专利6项,为我国的环境污染治理工作提供了大量的科学依据。因此先后获得了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奖和称号。虽然他热爱他所从事的工作,并一直致力于这个学科的发展,但他最终的愿望却是可以尽快失业。 董德明坦言这个学科未来最光明的前景就是这个学科没有了环境问题环境学科,是问题导向性学科,正因为有了环境问题,包括环境污染,才有这个学科,才有研究的必要,将来环境好了,人社会和谐了,这个学科就没有用了。所以我们终级的目标是消灭这个学科。 (资料来源:吉林教育电视台) |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
编辑:yangy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