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原创专题 > 关注十八大·人才工作成就回顾 > 留学人员关注十八大 > 正文

英国曼城中国学生学者十八大精神学习交流会举办

2012年12月13日  来源:神州学人 
  

(本网讯)当地时间2012年1125日早晨,窗外秋意渐浓,窗内却是一片暖意融融——在中国驻曼彻斯特总领事馆教育组的会客厅内,曼城地区的13位留学生与学者相聚一堂,就学习十八大精神的感想与心得展开了活泼而热烈的讨论。

“身在异国他乡,才更加深切地体会到拳拳的爱国之情。”——这是广大海外学子的共同心声。远在英伦三岛的留学生们密切地关注着中共十八大的召开,时刻保持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这次交流会由曼城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主席吴子杰主持,与会人员为曼城各高校的本科生、研究生及学者代表;教育组付恒升、吴招胜老师参加了讨论。

 

按照"学习报告原文——思考与拓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路,大家或从个人的生活经历出发,或引据国内外大事,将自己的学习心得进行汇报。

 

在十八大报告中,保持经济发展被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报告强调,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李潞汀和刘尊尊分别在曼彻斯特大学学习金融和经济,两位同学对自身专业领域极为关注。他们谈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渐渐积累庞大的外汇储备,但国际金融话语权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尤其在金融衍生品方面,国内市场对西方发达国家亦步亦趋,既缺乏核心竞争力,又暗藏金融安全隐患。因此,报告中提出的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金融监管、推进金融创新、维护金融稳定等方针,正是在对该问题有清醒认识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两位同学表示要珍惜留学时光,努力学习最先进的知识和理念,为祖国的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张超群是一名工程学科的国家公派留学生,他从科技发展的角度谈自己对十八大报告的体会。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报告更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为说明自主创新的重要性,张超群举出"辽宁"号航母为例。"辽宁"舰从改装,试航到舰载机的起飞和着舰,每个环节都受到了西方严密的技术封锁。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工程技术人员发扬自主创新精神,使大件如动力系统与武器装备,小件如甲板上的拦阻索,均成为"中国设计",真正开创了一条中国人自建航母之路。祖国的每一次科技进步都让张超群和他身边的中国同学们感到振奋与自豪。他动情地誓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早日实现科技强国之梦。

 

王银是曼彻斯特大学材料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她对自己的未来有着非常明确的规划——毕业后成为一名航天院工程师,投身于祖国的空间与国防事业。自然,十八大报告中关于"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内容的论述让她最为关注。报告指出,军队建设要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和安全战略新要求,着眼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高度关注海洋、太空、网络空间安全。王银谈到,中国的航天事业白手起家,而今神舟飞船、北斗导航卫星等项目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可谓九转功成。她最敬佩的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默默拼搏,为祖国跻身航天大国之列立下赫赫战功的航天人。她表示留学期间要刻苦学习本领,回国后积极响应十八大号召,致力航天,为国防现代化事业奉献自己的知识,青春与一腔热血。

 

“科教兴国”的实施离不开正确的人才战略。十八大报告将人才工作作为提高党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八项主要任务之一,予以重点论述:要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报告还专门提到,要充分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人才资源,积极引进和用好海外人才资源。这对海外学子而言无疑是令人欢欣鼓舞的好消息。曼城学联主席吴子杰受到报告精神的启发,积极带领学联创建"曼城中国学子人才资源库"。会上,他将人才库的建设情况进行通报,并与大家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该数据库收录曼城留学生与学者的基本信息,既方便广大学子相互联络,更为国内企业招纳贤才提供快捷而高效的平台,做到对海外人才资源的有效整合。与会者一致评价这是将十八大精神与实践相结合、活学活用的好事例。

 

任真和陈永瑞有着女孩独特的敏锐,她们不约而同注意到十八大报告中"美丽中国"这一具有诗意的新提法。报告开创性地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及社会建设并列,形成"五位一体"建设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任真谈到,工业社会的发展大都经历一段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也曾因环境恶化、飞蛾变异被作为反面教材录入课本。然而今天的曼城市容整洁、环境宜人,早已寻不到半分书中描写的影子。身边的例子告诉我们,经济发展完全可以与生态平衡和谐并进,中国的城市管理者应多向西方发达国家取经。陈永瑞补充道,关键是要做到资源的有效利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她号召大家须从自身做起,爱护环境,为建设我们共同的美好家园而努力。

 

有人发问:“你们说,这一届报告最大的特色是什么?”“亲民!”张侃抢着回答,引起一片笑声。张侃来自浙江海滨的一个小镇,他就十八大报告中城镇化建设这一内容谈了自己的看法。浙江的城镇化率在全国名列前茅,几乎所有乡镇都设有工业园区,中小企业兴盛发达。然而城镇化、工业化在给当地人带来富裕生活的同时,也产生不少负面效应: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遭到破坏,大量农田或被污染、或被侵占,居民的生存环境和身体健康受到了威胁。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这是把浙江百姓的心里话给说出来了!”张侃说道。

 

兰文鑫赞同张侃的看法,认为这是一次聚焦民生的盛会。她在曼大学习金融数学,对居民收入有着专业本能的关注。报告中首次出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提法,要在10年内实现居民收入翻一番。“这生动地体现了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她说,“从幸福的角度而言,个人收入的不断增加,是实现幸福的根本保障;也只有老百姓的收入提高了,扩大内需才有着力点。”

 

李墨曾经担任曼城学联主席,赵浩则是曼城社团“进步青年联合会”的创办人,两人都有着丰富的学生活动经验。“十八大是一届务实的大会。”这是两人共同的感受。务实,可以从两个层面看出来。首先,在方针政策的制定上,它紧扣当前阶段的中国国情,既不好高骛远,又不固步自封,展现出开明求实、自信进取的新风貌。其次,大会内容不空谈、不浮夸,所谈如“住房”、“就业”、“反腐”、“环保”等热点话题都与人民生活切实相关。两位同学表示,海外学生社团也应引入这股实干风。开展工作时要针对留学生的特殊需求,如适应环境、克服文化差异等,举办大家所喜闻乐见的活动,让身处异乡的学子真真切切感受到来自同胞的温暖和友爱。

 

金仲文和朱文千是两位学者代表,他们在曼城已生活多年,仍时时关注着祖国的发展动向。他们主动放弃休息时间,要求参加这次十八大精神的学习。“十八大的召开,意味着我们民族在复兴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他们动情地说道。回顾出国以来的种种经历,祖国在这一路上走得并不顺利。二零零八奥运年,当我们举国欢庆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BBC竟用歪曲的报道肆意抹黑中国。当时旅英的留学生与华人华侨自发地聚集在BBC大楼前举行示威抗议。那天的广场上,国旗像火焰一样在空中飘扬;众人齐声高唱着《中国心》,向世人宣告中华儿女维护祖国尊严的决心。“这只是我们国家坎坷前行的一个缩影”,两位学者说,“只要把劲儿拧成一股,没有什么困难能难倒我们。每个人都做好自己的份内工作,我们的大国梦、强国梦就一定能实现!”

 

付恒升老师认真听取大家的发言和讨论,并做了总结。他告诫在座的留学生应秉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既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有益的成分,以为立身待人之本;还要努力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为祖国的现代化事业服务。最后,他鼓励大家将学习心得运用到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做到务实进取、自信平和,将激扬的青春融汇到中华崛起之洪流中。(供稿/驻曼彻斯特总领事馆教育组 曼城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编辑:szxr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