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莉 2013年1月,美国电子商务网站Ecomom47岁的创始人Jody Sherman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而更早前,社交网站Diaspora22岁的联合创始人Ilya Zhitomirshiy也选择了自杀。这在美国引起了关于创业者和心理健康的讨论。其中,纽约记者Jessica Bruder曾做了一个深度报道,题目就叫《创业的心理代价》。报道中写到了一个叫Bradley Smith的创业者的经历。Smith是一家金融服务公司的CEO,表面看起来十分成功的他,在5年前,却是财务上濒临破产,精神上濒临崩溃。 跟Smith类似的情形,对于中国的创业者们大概也不陌生。事实上,这是大多数成功创业者都悄悄隐藏起的创业中黑暗的一面:在他们成功之前,他们曾经在将近崩溃的焦虑和绝望中挣扎——那时候所有事情看起来都要崩盘。 剩者为王的,哪个不是身经百战?而一路披荆斩棘,又有哪个不挂彩?研究创业心理健康的精神病学家和前创业者Michael A. Freeman说:“创业之路伤痕累累。” 创业者们艰难地向员工发着工资,同时还要经常扮演很多角色,面对无数挫折,比如:客户流失、与合作伙伴发生纠纷、竞争越来越激烈、员工产生问题。而且,初次创业的创业者们常常不注意身体健康,往往吃得太多或者吃得太少,睡眠不足,缺乏锻炼,从而导致心理问题更难以恢复。这时候他们的心理问题更糟。 因此,Bruder的报道中说,根据最新的盖普洛幸福指数,34%的创业者说他们很焦虑,这比其他类型的工作者高4%。45%的创业者说他们很有压力,比其他类型的工作者高3%。 这就难怪,在我回国创业之初,一个企业家前辈就跟我说:你的痛苦开始了。 据Bruder的报道,美国著名风险投资人、Foundry Group总经理Brad Feld,也一直在跟心理障碍作斗争。自从在博客上分享了自己的抑郁症情况后,他收到了上百封邮件,很多都来自与焦虑和绝望作斗争的创业老总。“如果你看到那些名字,你会大吃一惊。”Feld说,“他们是非常成功的人,很显眼,很有魅力,但是他们默默地承受了这些。他们有种感觉,他们不能讲这件事,因为这是缺点,是令人羞愧的事情,或是属于其他类型的丑事。他们觉得应该把这种情绪隐藏起来,但这种做法使整个问题变得更加糟糕。” 这种情形,在中国的创业者中应该也普遍存在。小米联合创始人黎万强在走过了15年的职业生涯后,所遭遇到的内心焦虑,使他不得不休假半年来应对。当然,这是他调整好后才承认的。 既然创业就意味着不可避免地要为梦想付出代价,那么,追梦的创业者们该如何预估和管控这其中的心理成本,让创新创业的价值最大化呢? 以我作为一个关注心理健康的创业者的体会,我要提醒同路人注意3个心理陷阱: 你有“成就瘾”么?很多创业者都是不甘于现状的追梦人,自我实现的激情常常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但需要小心甄别的是,激情也可能是隐患。 据研究人员称,许多创业者拥有先天的本质特性,这些特质让他们更易于情绪不稳定。Freeman说:“那些精力充沛的、积极的、富有创造性的人不仅可能成为创业者,也可能出现不稳定的精神状态。”这些精神状态可能包括抑郁、绝望、无望、无价值感、失去动力和想自杀。 这样算是积极性格中消极的一面。同样的激昂情绪,能驱使创业者们在冒险突进中迈向成功,有时候也会耗尽他们的精力。来自澳大利亚斯文本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指出,创业者们“容易受到强迫症的负面影响”,许多人表现出了临床上的强迫症症状,包括强烈的悲痛感和焦虑感,甚至可能会导致机能受损。 而导致这种状态的心理根源,就是“成就瘾”——认为作为人的价值是与生活中我已取得的成就成比例的。 这样一个“无声的假设”听起来似乎有道理,但其实它暗藏着自我挫败的逻辑,是非常有害的,容易引发焦虑和抑郁。 事实上,把个人价值与成就等同起来,虽然或许特别能激励你去工作,不断进取,务求必赢,也或许能让你体会到赢的快乐。但同时,它也很容易使你成为自己的迫害者。 当工作顺利时,你会被成就瘾驱赶,追求更高、更快、更强,因为一步跟不上,你就会陷入内在的空虚和失望,因为你的自我价值感没有别的基础。而当遇到疾病、生意失利、退休或其他不可控因素时,成就少了,你会觉得自己像个易拉罐,用完了,也该扔了,你会对自己说:你没有地位,没有成就,不受人欢迎,没有人爱你,等等,让自己感到没有价值和不理想。 你会与孤独为友么?无论你有多少个合伙人,无论你带领着多少人的团队,创业路上你都是孤独的。这种孤独来自你永远是拍板决策的那个人,更来自你作为带头大哥的感受没人可以倾诉。虽然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但在你开创的那条路上,其实并不拥挤,更多时候,只有你在那里拔剑四顾皆茫然。 比起融资、市场、产品等等的显性困难,这种对内心是否强大的考验,是对创业者更严峻的挑战,自我建设没有完成好的创业者,往往就会倒在这里。 能享受而不是害怕孤独,需要具备足够的安全感。心理安全感不是勇气,跟拥有的资源也关系不大,它源自于一个人儿时的心理发展状况。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人没有在3岁之前发展出充分的信任感和自主感,那么他没有得到安全感的心理危机会一直影响到他的成人生活,当然也会成为创业路上的绊脚石。如果对此缺乏了解,一旦被孤独包围,创业者就难免做困兽斗而无从解脱。 爱拼一定会赢么?创业者一旦上路,就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必须全力以赴。这一方面增加了创业的胜算,可另一方面却很容易使生活脱轨。有多少创业者忏悔过自己顾不上谈情说爱,没有时间陪父母,没有心情照顾爱人的感受,没有精力拉扯孩子,没有兴趣呼朋唤友?又有多少创业者省却了许多闲情逸致,总在宽慰自己等项目做完了,等创业成功了,等公司上市了再享受生活不迟? 然而,创业成功了,你就赢了么? 美国有一项“格兰特研究(The Grant Study)”,在1939-1944年间,选择了268名正在哈佛就读的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追踪他们从青少年到人生终结,将他们的一生转化为一个答案——什么样的人,最可能成为人生赢家。 结果发现,人生赢家必须“十项全能”:标准中有2条跟收入有关,4条和身心健康有关,4条与亲密关系及社会支持有关。真正能帮你迈向繁盛人生的是如下因素:不酗酒不吸烟,锻炼充足,保持健康体重,童年被爱,共情能力高,青年时能建立亲密关系。 这就意味着,即便创业成功能让你赢在收入上,但如果代价是你的身心健康、你的亲密关系、你的熟人朋友,到头来你仍然得不到一个繁盛人生。那时候你就会问自己:我创业到底是为了什么? 如何避免掉入这些心理陷阱,最最关键的是创业者能正视情绪,尤其不能视情绪为洪水猛兽。相反,一个高情商的创业者,会敏锐地察觉情绪,读懂情绪带来的信息,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掌控自己的创业节奏。当然,即便你掉进这些心理陷阱,也不用怕,只要你能善待自己的心理脆弱,理解心理问题的危害,借助专业帮助,总是可以得到修复的。 创业如战场,创业者难免受伤,那就该包扎包扎,该手术手术,伤好了又是一条好汉不是?如果受伤了不知不治,伤口没有得到正确处理和愈合,那在接下来的创业路上你很可能会被创伤后应激障碍所困扰。如果因为怕受伤就不创业了,那你根本就不适合创业。(作者系情智东方〔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
编辑:KY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