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神州学人杂志 > 期刊 > 2015年第10期 > 正文

【“一带一路”的留学拼图】谋求“一带一路”的留学福利

2015年10月13日  来源:神州学人 
  

文/王乐阳
  2013年,“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刚被提出之时,我尚在国内,乍闻此事,甚是兴奋。丝绸之路自汉代始,由陆路拓展至海路,由亚洲辐射至欧洲、非洲,一直肩负着中国与沿线各国之间的经贸往来、技术交流、外交互访等使命,承载着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间的共同记忆和友谊。为了开拓丝绸之路,中华民族的先辈们毅然离开家乡和亲人,踏上未知的征程,不畏艰险,更不惧生死。
  今天,当人们提起丝绸之路,它无疑代表着中华文明的实质和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勤劳勇敢、友善好客、爱好和平。可以说,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不仅是中外友谊的见证和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发扬,更为包含中国在内的沿线各国带来了经济的互惠发展和日益密切的交流,从而加快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而当代“一带一路”战略的构想,正是对古丝路意义和内涵的延伸与发展,综合涉及了国家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建设。这其中,便包括了我国的留学工作。
  作为一名留学生,身在海外,也特别留心了周边人对“一带一路”的关注度和看法。无论是外国人还是中国人,除了国际关系和中国政治领域的学生和研究人员,大部分人对“一带一路”只有一个模糊的印象,甚至不曾听闻。
  这既是意料之外,却又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是因为“一带一路”自提出以来,无论是在外交场合还是学术领域,都成为了一个高频词汇。作为国家的一个新兴战略构想,“一带一路”更是成为相关地方政府和国内各大智库的“新宠”。但是,基本上当前的动作都只限于这些或官方或专业的运作、研究,缺少多样化的传播渠道和接地气的传播方式,故而知者甚少也是情理之中了。
  由此分析,“一带一路”当务之急便是建立一个多方位、立体化的传播模式,充分借助海外华人华侨和留学生作为“民间大使”的优势,开发通俗化的传播平台,形成全民共襄的传播氛围。而留学人员作为海外一个庞大且机动性高的群体,理应成为重点关注的对象。
  我认为,“一带一路”与留学工作应该是良性互动与共同发展的关系。既是二者的互动与发展,自当从两大角度出发来谈。其一,“一带一路”将为留学工作与留学生带来便利与福音,从而推动人才回流,加强海外华人的国家身份认同。其二,留学生这一群体也会为促进和完善这一国家战略的传播和实施贡献出不可小觑的力量。
  欲论“一带一路”之于留学人员的意义,首先要了解留学群体的特征,包括他们的现状、技能与愿景。其次则需要分析“一带一路”的覆盖面和可能性,挖掘其与留学人员特征的契合点。
  留学生们背井离乡,在异国求学,充满了艰辛和不易,许多留学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若想解决这些问题,靠的是国内外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和与留学国的沟通联动,“一带一路”正提供了这样的契机。如同古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绝不仅限于商贸往来,各国间的交流互惠是方方面面的,教育正是其中之一。以“一带一路”构想为平台,各国教育部门和教育机构可以开展更多的合作,保持更加紧密的沟通。从增加留学项目和奖学金设置,到加强驻外使领馆维护中国学生权益的能力,这些官方和民间校际的措施,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中国学生走出去“师夷长技”的热情和质量,为日后的人才回流奠定坚实的基础。
  从技能方面观之,留学生最大的优势便是能够熟练使用一门外语,且了解所在国社会风俗习惯和行为准则。其次,留学生在海外接受了更多国际化的专业知识。以商科学生为例,他们接受了西方的商学体制教育,对西方主导的国际商贸体系和机制就更为熟悉。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逐步推进,中国将与许多国家建立更紧密多元的合作关系,中国的国营、民营企业,非政府组织及其他机构和单位加快走出去的步伐,无疑为有语言优势和专业对口的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这一方面减小了留学生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阻止了国家人才的流失,为国家建设与发展吸引了大量的专业力量。
  除了专业技能得以对接,“一带一路”还为留学生的个人理想与家国情怀提供了完美的结合。对于个人愿景,留学生这一群体重视个人价值的实现和生活质量的提升,追求自由发展的个人空间,所以倾向于就职企业、研究所和非政府组织等机构。“一带一路”将会带动一大批企业扩展对外贸易和投资,甚至在海外建厂设分部;同时,“一带一路”也会催熟现有的为数不多的中国非政府组织,创造他们与各国的互动机会,扩大他们的国际影响力,并催生更多的非政府组织。留学生任职于这些企业和机构不仅可以实现个人理想,更抒发了家国情怀。
  有人说,越是出国的人越爱国,我认为颇有几分道理。在国外生活,更能深切认识到每个社会都具有的排他性,认识到自己与当地人的不同,从而强化了对祖国和民族的归属感;与亲人的分离,更是加重了思乡归乡之情之愿。这些由中国机构提供的岗位,自是让人与祖国多了份联系,即使不回国定居发展,仍有机会往返于两国之间。何须振臂长啸鸿雁寄书,个人之志与家国之情借就业而抒矣!
  通过正确引导留学人员认识“一带一路”带来的福利和价值,便可以推动他们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对“一带一路”事业的贡献。而这些贡献大抵体现在“一带一路”战略的2个部分,一是前期传播,二为后期实施。
  就传播方面而言,留学生作为“民间大使”,以对话等形式开展工作具有广泛性和深入性两大优势。我国的人口基数大,留学生的数量也是非常可观的。在这庞大的基数下,留学生以个人为圆心,通过社交网络和课堂交流向其周围人群辐射,无疑极大扩展了“一带一路”的民间“知名度”,弥补了官方和学界传播工作的局限,让外国的普通百姓也可以了解到“一带一路”的概念及其带来的福利。而且由于留学生接触更多的是同龄人,如此一来,西方青年群体可以更好、更有效地了解“一带一路”,为这一战略的长期实施、推广和发展打下良好的根基。
  至于深入性,则是因为留学生的传播更通俗平易。相比官方的严肃正经和学界的晦涩难懂,“一带一路”在学生的话语中充满了奇趣感和人情味:或结合了自身人生经历和感悟,穿插在与友人的谈天说地中,如故事般娓娓道来;或几人间的一次随性交流辩论。无论公开还是私密,在热烈的氛围中大家侃侃而谈,交换观点,不知不觉中已为“一带一路”做了传播。便是这般一对多的传播结构和似有若无且通俗易懂的传播方式,让“一带一路”渐渐深入人心。
  值得一提的是,海外的留学生组织和社团在“一带一路”的传播工作上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举办以“一带一路”为主题或与之相关的学术及文化活动,以点带面,可以有效激发当地甚至所在国人们对“一带一路”的好奇和兴趣,扩大“一带一路”的传播范围。近日,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一个“一带一路”学术研讨会就由当地的中国学联成功举办。许多澳洲知名学者参与其中,极大地提高了澳洲学界和澳洲社会对“一带一路”的认识。
  在“一带一路”的实施过程中,留学生也将负担起重要的责任,发挥积极的作用。留学生这一群体具有专业技能上的优势。首先便是沟通能力,许多留学生熟练掌握一门甚至多门外语,排除了语言上的障碍;不仅如此,长期国外生活积累的经验,让留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当地社会的禁忌喜好和行为准则,从而减少沟通中因双方互不了解而引起的不必要的摩擦和误会,大大提高了沟通工作的效率和成功率。尤其对于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来说,留学生的沟通优势可以帮助他们缓解纠纷、避免冲突,为企业与当地对接提供缓冲和互相适应的空间。
  沟通之后,更重要的是项目的实际执行。由此,许多留学生的专业优势便显现出来。留学生在海外接受专业教育,因而对国际上通用的组织方式、行为模式、机制准则等更为熟稔。举例而言,商科学生对跨国公司的运营模式和国家经济法、商法较为了解;而如我一样的国际政治类学生则能为“一带一路”涉及的政府间交流与国际援助和发展建言献策。实际上,包括亚投行、丝路基金在内的官方机构与各类民间的企业和非政府组织,都缺乏通晓国际准则、能与当地对接的专业人员。而这个环节却至关重要:不论有多完善的策划方案,多雄厚的资金实力,多专业的运作团队,多真挚的诺言和情谊,一旦缺乏与当地政府、社会、相关企业和组织的良好沟通与协调,都有可能导致项目无法最终完美实施。因此,我们应该吸引有专业素养的留学人员参与“一带一路”相关的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专长和优势,让个人的专业背景可以和国家利益相结合,个人与国家可以共同发展。
综上所述,留学与“一带一路”有着紧密的联系。“一带一路”可以带动留学工作的改进,促进留学事业的繁荣,提供丰富的就业机会,将实惠带给每个留学人员,从而促进大量人才回流,加强海外学子的国家身份认同。而这一过程也潜移默化地向留学人员传播了“一带一路”。由此,留学生又可以广泛而深入地传播“一带一路”,影响带动周边的人,并借助自己的沟通优势和专业背景补充这一战略实施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为“一带一路”添砖加瓦。“一带一路”与留学工作这二者的互动,必将达成双赢的局面。(作者系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国际关系专业在读本科生)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编辑:KYU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