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神州学人杂志 > 期刊 > 2015年第7期 > 正文

【新遣唐使】新中国第一批“洋学生”——清华大学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始末

2015年07月12日  来源:神州学人 
  

1950年,“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成立,迎来了第一批东欧学生(资料图片)

文/陈强 孙奕 王静 钱景斌

第一批来华留学生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际局势也随着二战的结束而逐步发生变化。以美、苏两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日渐形成并成对抗之势,而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表美国对新中国采取了政治孤立、军事敌视的政策。为了迅速打开外交局面,新中国在成立伊始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到1949年底,社会主义阵营的苏联、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朝鲜、波兰、蒙古、阿尔巴尼亚相继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在这种国际形势下,我国只能与上述已建交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留学生交流,由此给新中国初期来华留学工作打上了鲜明的政治烙印。

1950年1月中旬,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政府首先向中国政府提出了交换留学生的建议。6月25日,政务院总理周恩来亲自主持会议研究此事,并责成当时的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外交部、教育部组成专门小组,拟定计划与有关国家商谈交换留学生事宜。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中国政府除了同意与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分别交换5名留学生外,还主动向罗马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等国政府提出各交换5名留学生的建议,建议得到上述国家的积极回应并很快达成协议。

1950年8月31日,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正式向教育部下达了接收上述5国留学生的任务。这将是新中国接收的第一批来华学习的留学生。
 
清华接了“第一单”
 

当时这批东欧来华留学生的培养目标是,掌握中国语文的一般能力,并使他们通过学习,能对中国的政治、历史、文化及其他方面获得初步认识。比如波兰计划向中国派遣的10名留学生中,有研究国外贸易问题者4人,研究艺术理论者3人,研究现代中国问题者2人,研究中国文学者1人。然而这些学生完全不会汉语,因而掌握语言工具又成为这批留学生的首要任务。

保加利亚索菲亚大学语文系毕业生祁密珈利用录音器学习中国语言


建国之初的中国积贫积弱,学术和文化发展较为落后,中国高校刚刚摆脱了战乱环境,维持正常的教学尚且自顾不暇,开展留学生教育的条件更是十分有限。接收留学生并开展留学生教育并非一蹴而就的事业,而是一项兼具综合性和复杂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师资力量、教学制度、硬件设施和整体文化环境的配合。

1950年7月,教育部委托清华大学开始进行对外汉语教学机构的筹建工作。1950年9月6日,教育部根据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的指示,正式通知清华大学承担新中国首批外国留学生的第一年在华的汉语培训任务。清华大学将这一为外国留学生设立的汉语培训班定名为“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由此,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清华大学成为第一所成规模地接收外国留学生来华学习的大学。专修班不仅要为东欧国家培养掌握汉语、熟悉中国政治文化的人才,也承担着为这些国家培养第一代驻华外交官的任务。

新中国第一批留学生在上中文课


外国人有组织地到中国来学习汉语,学习专业,并有专门机构、人员对外国人进行专业的汉语教学,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新中国成立前,出于在华工作和交往的需要,在上海、广州、重庆等外国人聚居的城市,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教学活动都已经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只是既没有人把它当做一门学科加以研究和发展,也没有人把它当做一项事业予以鼓励和提倡,当然更不会有什么教学的组织机构和组织形式。

伟大的国际友爱,使留学生充分感到留学中国的愉快


与此相应的,语言学者和教育工作者们也缺乏针对外国人开展的汉语研究的明确意识。北京大学杜荣教授回忆说:“燕京大学、老北大、清华当时也有外国学生学中文。这些人大部分不是专门来中国学中文。那时,中国著名语言学专家朱德熙在清华,他也教一两个外国学者。”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编辑:KYU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