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神州学人杂志 > 期刊 > 2015年第6期 > 正文

【原创留学】清华女的巴黎学厨日记 (三)

2015年06月08日  来源:神州学人 
  

我以前对“有用”的理解是错的

文/小关


  作者小关,201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经济与金融专业,法国埃塞克高等经济商业学院管理科学在读硕士研究生(Grande ?cole项目),曾在香奈儿(中国)贸易有限公司、雀巢(中国)北京有限公司等企业工作或实习,清华大学法国留学生校友会理事会成员,2015年3月23日入学法国巴黎蓝带厨艺学院(Le Cordon Bleu Culinary Arts Institute)学习法式西点。 
 

我现在所在的学校ESSEC Business School——法国埃塞克高等经济商业学院,它的校训是:

“You have the answer”,可以翻译成“你有答案”,或者是……“你懂的”。

那么与这个校训相对应的,学校是怎么给学生提供发展空间的呢?举例来说,如果要拿到我所在的这个Grande Ecole项目的毕业证,必须在上课之余积累18个月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人看到这个18个月的“工作经验”都吓一跳:“那得找多少实习啊!真要命。”但是实际上,ESSEC给它的定义是,任何国家任何语言任何行业任何岗位的企业实习、非盈利的人道主义工作、自己创立的公司、学徒等等,学校全部认可,无主次好坏之分。

学生任何时候有想法实习、创业、休学,只要给出合理的实习协议或者商业计划书,那么就可以无条件退掉所有在学的课程,学校甚至会提供给创业者企业孵化基金,尽情地去做你想做的事吧!You have the answer!所以我法国的同学有去NGO给贫困儿童送爱心盒子的,有开餐厅的,有跑到发展中国家开小型互联网公司的……但他们一般都不是中国学生。同样是商学院,法国对投行和咨询公司的“跟风”比国内明显少了很多。
 
昨天有一个伤心大哥留言
 

“我现在是程序猿,但我不喜欢,可是又不能放弃。”

“为啥?”

“那我以前学了那么多年的IT不就没用了吗?”

他没等我回复又补充道:“你不觉得你之前学的金融浪费了吗?你既然喜欢烘焙,为啥不当兴趣去做,却要当事业去做?”

好吧,好问题。人家秦哥的肉夹馍还是算出来的呢。人家西少爷用的也是互联网思维啊。怎么个浪费法儿?

那我来问问你。

1.你这句话的意思是,只要是能当事业做的,都不应该是你有兴趣的?

2.你以为把烘焙当成事业去做,就只是当个厨娘?就不用动脑子?

3.你把绝大部分的时间花在你不爱的那份工作上,最后你有几个兴趣是坚持下来的?

当然,每个人做每件事都有不同的初衷和苦衷,不可乱加褒贬。我只是对“有用”和“没用”这两个词有一些思考。以下都是对正纠结正犹豫正拧巴的人说的。

对于我自己(也许对于我们所有人),很容易形成的一种思维习惯是,“对于我的任何努力,我都理应得到相应的回报”和“只要我足够努力,我就能够得到相应的回报”。等价交换的思维。

所以我们容易选择一个大家都愿意都喜欢都追捧的东西,暗自告诉自己:“加油!不喜欢的专业同样可以刷高GPA,不喜欢的工作做熟练了,做的时间长了到最后都会变成行业专家。”经过没日没夜的泡图书馆和没日没夜的加班,那些得到了“相应回报”的人变成了人生赢家,而得不到的人天天抱怨社会不公,我都那么努力了,为啥我成绩没提高,为啥不给我升职。但他也不乐意改变思路、换条路走,因为这样之前的努力就“没用”了,然后在郁郁不得志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万一以后有好转呢?”

我读大学期间印象最深的一句话,也是我室友天天在说的一句话是:当你把学的东西都忘了时,剩下的才是你真正学到的。

就像我记得钱院长给我们上第一节经济学原理的时候,说重要的不是经济学十大原理,而是培养经济学思维。4年之后,当我发现自己把经济学和金融学课本上的东西忘得差不多的时候,我仍然记得我们当时是怎么用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清芬(清华最受学生喜爱的食堂,现在已经没有了)的包子和麻辣香锅,研究更合理高效的选课机制,研究园子里的自行车、私家车、校园网、学生宿舍、取送快递等一系列跟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那是多么有趣的一件事。

虽然我不像我的两个室友一样去了美国名校专门做经济学的研究(真的向她们俩对学术的纯粹热爱致敬),但是那种所谓的“思维”是我终生受用的,也是我将终生感激的。

有时候我们如果不怀着功利心和目的性去学习某个东西(比如学金融就为了去证券公司,学法学就要去顶尖律所)反而可以获得更多快乐。这也算是我现在对自己的警醒。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编辑:KYU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