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左至右:赵清华参赞、薛龙建、魏大海、唐漾、孟子阳、史明德大使、王旭东、吴忠帅、张永光、董琦公参 2015年2月,中组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专项办公室公布了第十一批“千人计划”青年人才名单,共有667人入选。3月28日,中国驻德国使馆教育处召开留德“千人计划”青年人才代表座谈会,中国驻德国大使史明德、教育处公使衔参赞董琦、科技处参赞赵清华参加了座谈会。2013年10月,留德学子以全体在德留学人员名义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了他们对个人梦、强国梦、复兴梦的感悟和体会,表达了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决心和信心。2014年1月,习近平给全体在德留学人员回信,肯定他们心系祖国、报国为民的爱国情怀,勉励他们早日用所学所得报效祖国和人民。在本次座谈会上,史明德大使指出,667名入选者中有40名在德学者,人数居全球第二、欧洲第一,表明德国已经成为向中国输送人才的最重要基地之一。座谈会上,7位入选者分享了他们的经验与体会。 孟子阳:两个选择 人的一生充满了各式各样的选择。对于30岁左右的年轻人,尤其是具有留学背景的博士毕业生来说,人生进入了十字路口,面临两个重要的抉择。第一个抉择是关于事业规划的,即是否希望将一直从事的科研工作当作自己一生追求的事业。第二个抉择是关于工作生活环境的,即是否希望将中国当作自己实现事业发展的舞台。只有想清楚了这两个问题,给自己一个明确的答案,今后的人生道路才不会后悔。 对于第一个问题,我想只有在尝试了不同的工作岗位之后才能知道自己更适合、更喜欢什么。我在清华大学攻读博士期间,除了日常的科研工作以外,还尝试了很多不同的工作,包括偏重管理的辅导员工作,自动化仪器仪表厂的一线工程师工作,以及航天研究院的设计检测工作等。经历了这些之后,我越发确定自己还是更适合并且更喜欢在一个安静的环境里面,想一些有意思的问题,做一些具有创新性的研究工作。因此,在我博士毕业之后,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在大学里继续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并希望将此作为我所追求的事业。 对于第二个问题,尽管自从我攻读博士学位以来,先后在美国、瑞典和德国进行了长时间的学习和博士后研究工作。但是,我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认定了国外的学习和工作只是我的中继站,而不是终点站,我最终还是会选择祖国作为我事业发展的舞台。毋庸置疑,日益强大的祖国所提供的极佳的科研发展平台和事业发展机会深深吸引着我。父母、爱人和子女的牵挂是我无法割舍的亲情。除此之外,在我身上发生的一件事情加深了我对归国的信念。2010年,我从清华大学拿到博士学位之后,本来已经获得美国一所学校的博士后合同,但是在历经5个多月的漫长等待之后,我的签证最终被美国政府拒签。可以说,那次拒签大大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也让我认清了一个事实,世界并不是“平”的,国家和国家之间是有鸿沟的。生为中国人,你只有一个坚实和永远不会放弃你的后盾,那就是中国。 这次入选“青年千人计划”,是祖国对我这些年工作的一个认可,也为我今后的科研工作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我想,一方面,我要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在专业方向上深挖深掘,获得更多更好的成果。另一方面,也要不辜负祖国的信任,学以致用,真真切切地面向国家的重大需求开展相应的研究工作,切实地解决一些重要问题,为中国的科研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
编辑:KY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