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神州学人杂志 > 期刊 > 2014年第9期 > 正文

【封面故事】走多远 记多远

2014年09月12日  来源:神州学人 
  

文/莫虎 
  “一九三九年,在我国抗战全面爆发两年之后,欧洲那边的战火也燃烧起来,我刚好从头到尾都在那里,既在后方挨过炸,又以战地记者身份跟着看过点炮火。今年五月八日是欧战停战日(VE Day)四十周年。我多想写一篇——甚至一本完整的欧战回忆录啊!但是一九三九年至一九四六年间我记的那几本日记,全毁于一九六六年八月那场大火了。现在硬要回忆,我只能这么东拉西扯地想到哪儿写到哪儿……”
  这是著名作家萧乾在他的回忆录《欧战杂忆》中的一段“开场白”。
  1939年8月31日,年轻的萧乾在九龙登上开往马赛的客轮阿拉米斯号,向着战云密布的欧洲奔去。“启航的第三天,就听到了英法相继对德宣战的消息,船仿佛是笔直朝着一片熊熊烈火驶去。”(《欧战杂忆》)在此后的7年里,这位本应该在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讲学的年轻人,无意间成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战场上唯一的中国记者。作为《大公报》的特派记者,他随英军几次横渡过德国潜艇出没的英吉利海峡,也曾随美军第七军挺进莱茵进入柏林。从苏、美、英三国首脑讨论战后问题的波茨坦会议,到纽伦堡审判纳粹战犯,再到联合国成立大会,他亲临现场报道过所有这些重大的历史性事件,先后写出了《银风筝下的伦敦》、《矛盾交响乐》、《血红的九月》、《伦敦一周间》、《南德的暮秋》、《美国之行》等优秀作品。
  可以想见“那几本日记”对于作家的意义,也不难想象“那场大火”焚毁掉的不仅是作者的记忆,还有他的青春、事业、梦想等等这些与人生相关的元素,但是旁人却很难体会得到作家本人的痛心疾首!
  记录对于生命的意义有时候就是这样重要。
  在交通尚不发达、通讯还不便利的年代,远行和传书都是一种奢望。少数能突破险阻漂洋过海抵达异国他乡的人,通过他们的文字书信带回远方的信息,相对于封闭的国人,这无异于吹开西窗的一缕春风,字里行间呈现的是地球那一端的万千景象。他们记录的是个人的经历,折射的却是时代的风貌。经由那些珍贵的文字记录,作者无意间闯进了历史,成为历史书卷的构建者。近代留学先驱容闳1847年随传教士赴美留学,1854年耶鲁大学毕业后回国致力于落实他派留学生的教育计划,最终推动清政府立项,实现120名幼童赴美留学,开创中国近代史官费留学之先河。容闳的著作《西学东渐记》详尽记录了这一事件的前情末节,书中大量的叙述和描写,勾画出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思想和事物特有的面貌,成为研究和了解中国近代教育史不可缺少的读本。历史上,正是这些学贯中西、行走于本土和异域之间的中华学人,比如鲁迅、郭沫若、巴金、老舍、徐志摩、徐悲鸿等人,用他们的文字和绘画为人们推开了一扇通向世界的大门。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所推崇的人生之道。在这方面,留学生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出国留学,行路和读书很自然地结合到了一起。在今天的中国,出国和留学已经成为越来越多青年学子人生规划的一部分内容。当读书不再难求,当远行没有畏途,昔日高大上的人生追求就有可能成为普罗大众可以选择的成长路径。读书增长的是知识,行路开阔的是眼界。出国读书,不一定人人目过万卷,但是漂洋过海的漫漫旅程却是实实在在的万里之行。从真实体验人生的意义上考量,行路也许要重于死读书,因为读书读的是别人的书,行路则行的是自己的路。一位留学生说:那些闪闪发光的经历全部来自于书本之外。真正让我感到生命的惊喜与意义的,是行过的上万里路,是见过的数不清的人,是在这漫漫长路上和无数人交换与碰撞过的思想。
  然而在这个互联网发达、人人都可以开博客发微信的时代,在读书和行路的同时,似乎还可以而且应该做点什么。那就是把我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下来,用文字、绘画、照片或影像,记录下留学路上的辛苦与甜蜜,艰难与快乐,青春的旖旎,成长的多磨,还有沿途慕名已久的文化古迹的多姿多彩,以及始料未及的风土人情的迷人和神奇……这样,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就不至于大脑空如白纸。终于会有那么一天,你会把今天远行走过的路变成了他日别人手上的书。当饱读诗书的你结束万里之行回到祖国某个空港的时候,你或许会发现某个踌躇满志的年轻留学生,正揣着刊有你的留学生活指南文章的杂志,义无反顾地匆匆踏上刚刚开启的万里征程。

摄影/于向明


  每个人的经历都有可能成为他人了解世界的窗口,每个人的思想都有可能成为他人人生旅途的桥梁。
  本期我们约请到几位作者与读者分享他们创作历程中的见闻、故事、情感或心迹。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专业背景和留学经历,其中有酷爱写作、经验丰富的留学人员,有擅长摄影的卸任外交官,也有刚刚加入创作队伍的留学新秀。他们的经历和体验会让我们感觉到,只要具备一颗热爱生活的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人生,善于观察和思考,勤于动手实践,其实人人都有可能成为不错的作家。
  “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80多年前留学前辈在剑桥河畔写下的诗句,不时还会在今天的学子心中激起波澜。心若在,梦就不会太远。无论走多远,只要保持一颗赤子心,当回首来时路的时候就会发现,带不走的是西天的云彩,带回来的是成竹于胸的漫天红霞。(封面设计/孙颖)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编辑:KYU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