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神州学人杂志 > 期刊 > 2014年第4期 > 正文

【封面故事】“海待”会更多吗

2014年04月09日  来源:神州学人 
  

为避免成为“海待”,海归们奔波于各个招聘会现场  摄影/王文乐

文/姜乃强
  《中国海归发展报告(2013)》国际人才蓝皮书显示,86.3%的海归能在6个月内找到工作。
  2013年岁末,由中国留学服务中心举办的留学英才招聘会暨高端人才洽谈会在北京举行。百余家单位提供的近800个岗位,吸引了3000余名海外学子前来洽谈。会场内外人头攒动,交流热烈。火爆的场面向人们传递着这样的信息:海归回国潮来了,海归就业潮来了。
  超过70%的中国留学生选择回国就业,他们的就业形势如何?专业扎堆、工作经验不够、竞争激烈,摆在留学生面前的,将是对留学之旅的反思和归国应聘时所要做的更加务实的抉择。


为“更具潜力的职业发展”归国

  “在日本留学时,感觉身边的留学生选择回国就业的越来越多了,大家期盼着早日学有所成,回归祖国。”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留日博士马林深有感触地说。
  改革开放以来,百余万学子出国求学,造就了历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留学潮。曾几何时,大批留学生滞留国外,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人才流出国。那时候,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见面会上,大家常常互相询问“什么时候毕业”、“找到工作没有”,而在如今的留学生见面会上,大家问的最多的是:“你准备什么时候回国?”
  “在国外缺乏归属感,感觉自己像民工。”对于留美博士李明来说,尽管语言不是障碍,但还是很难融入当地人的世界。在国外的科研圈中,李明要付出比他们多好几倍的努力,才能得到和他们一样的成绩,“如果回国,我能得到的平台和施展抱负的领域,要比这里大得多”。
  来自英国驻华使馆文化教育处的调查表明,“国内职业发展更具有潜力”、“亲朋好友在国内,不想孤身在外”等,成为留学生回国的主要原因。
  由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中国海归发展报告(2013)》国际人才蓝皮书的数据显示,78.4%的留学生因为对国内职业发展有信心而回国。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王辉耀认为,21世纪以来,相较于欧美地区的经济低迷,国内经济一直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快速增长的中国经济需要大量的管理类、技术类人才和创新人才,这为海外人才回国发展提供了机遇。
  此外,过半数的海外留学生表示,远在国内的父母希望自己选择回国。同时,在海外的时间越长,文化归属感越强烈。而在国外,文化与语言的局限往往给他们带来困惑。
  在归国人员中,英国留学生回国比例最高,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移民国家,留学生毕业后回国比例稍低。那么,什么人最终留在了国外?金吉列留学副总裁冉维一分析:首先是一些拔尖人才,最终以工作签证留在了国外;第二类是在国外结婚生子的留学生,通过移民留在了国外;还有一些人想留在国外找工作,但拿不到工作签证,于是就只能改为旅游签证,干着体力活,但这样最终能坚持下来的人并不多。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编辑:KYU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