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上中)在非洲做志愿者
文/张晨辰
来到美国之后,最怕被人问到,你在美国干什么呀?通常别人眼里一句善良的问候和寒暄,立马就能把我打趴下了,有种说不上来的痛苦。即使给自己贴标签,也解释得支支吾吾,很容易被人误解是一种不知所措的敷衍。在解释自己之前,我决定先分享一下我的小伙伴们的故事。
丰富自己
第一个要介绍的公益小哥姓张,是目前马上要脱离苦海的电气工程博士。认识他源自我主持的某次创业活动,当时他带着项目来路演。5分钟的介绍时间内,他举手投足间光芒万丈,秒杀场内所有的参与者。好事者如我,后来才发现,他的项目之前就已经获得了南加大创业项目的第一名,被《福布斯》、《商业周刊》等媒体报道过。作为一个对创业者有着出奇好感的人,我立马像八爪鱼一样和小哥混成好友。
可是越了解小哥,越发现他与总是洋溢着鸡血味的所谓创业者不太一样,用当下一个叫“正能量”的词来形容他更为妥帖。
小哥刚来美国时,也经历过痛苦迷茫。他从国内顶尖的大学毕业,拿着全奖来到美国算是一个故事的好开局。结果新的幸福生活并没有如期展开,遇上了个苛刻至极的犹太老板,每天被逼着在实验室“醉生梦死”。小哥的学术梦想一下子被肢解得七零八落。那年暑假,迷茫中的小哥回国,在东北三省“流浪”了个遍,想思考一下人生。结果这场散漫的旅行并没有帮他拨开迷雾,反而使他更加摸不清楚方向。
“大学时我组织过几次支教,这不是我第一次接近贫穷的地方。”但是这次的体验却又很不同。一路的旅行、硬座、招待所,让他认识了所谓在他世界之外的人。“在一些落后的村里,很多人把我当成记者,拉着我的手就跟我诉苦。”那种尴尬的“祖国的陌生人”的恐惧抓住了他很久。“没想到这下,更加想不清楚自己要干什么了。”小哥本来想找找在那里自己可以做点什么,就像本科时支教那样。但是这场旅行打破了他理想的泡沫。“每个人的生活都很不一样,我重新开始考虑自己要什么,或者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重新回到洛杉矶的小哥暂时振作起了精神,换了导师。但是目标已经离开成为一个科研好青年的轨道。除了学习之外,他开始了对自己的锤炼。
“你听过TEDx吗?”看我猛点头的样子,小哥掩饰不住脸上的得意,“我算是TEDx最先的推广者,如果不谦虚地说,我可能做了国内高校最早的TEDx。”博士二年级的时候,小哥在学校听了一场TEDx的报告,深受震撼,于是暑假回国内母校牵头做了第一场TEDx。那个时候他到处跟人解释TEDx的概念,租场地,请嘉宾,最后做了一场空前成功的活动,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后来国内TEDx遍地开花,小哥可以完全不客气地说自己是先驱。“这种事情是我喜欢的,那个时候觉得打破了之前的怪圈,知道了自己只要坚持做一些事,世界会因为我而改变一点。”正是这改变的一点,让小哥走上了正能量“暖男”的路线。
“听说你还在Google实习过。”
说到这里,小哥表现出的绝对不是顺理成章的自豪。“虽然大家都觉得在Google实习很好,但是我那3个月并不开心。”每天当成工程师被大公司圈养着,被洗脑有多么优秀,这在他看来是很可怕的精神毒药。“我发现我还是不适合完全做程序员的工作,也不知道怎么安分地在大公司当一个螺丝钉。”小哥的评论,真让我汗颜。要知道出国留学的大多都是工科的学生,而如果在一些待遇好的大公司得到一个职位,留学生活就算是功德圆满了。
小哥生活中的爱好是运动,跑步、登山、骑车,这三个可以排列组合成铁人三项。没错,他在美国演变成了一个铁人三项运动员,还参加过好几次业余比赛。为了参加某次比赛,他在骑车练习中摔断了锁骨。医生让他1个月不许动弹,结果他自己制定了一套恢复方案,硬是把1个半月之后的比赛完成了。
“所以你最近的计划是做公益骑行的项目?”
在毕业季,小哥也不忙着找工作,而是全身心投入一个叫做“单行道”的公益骑行项目。他打算和队友从旧金山骑行到华盛顿,横穿美国。通过这种方式传达“微公益”,倡导留学生来关注中国公益。目前项目已经和《凤凰周刊》邓飞的“免费午餐”公益项目达成了合作,帮助国内募捐。这不是他第一次搞公益募捐的活动,但这次倡导的是“身体力行”,更重要的是提醒大家对中国公益的关注。
“其实作为一个‘码农’,工作已经是留学生里最好找的了,所以我并不是很担心。倒是如果这个时候没有为自己的梦想开路,也许后悔的就不是没找到工作了。留学不仅仅为了工作,也是一段应该努力享受的旅程。最大的价值,是怎么把自己变成一个更好的、更加丰富的人。如果把事情放在一个5年甚至10年的维度上看,做什么会后悔,什么不后悔,才是更有价值的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