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神州学人杂志 > 期刊 > 2014年第4期 > 正文

【学联岁月】穿越分界

2014年04月09日  来源:神州学人 
  

“穿越分界”论坛的中国艺术家们合影

文/计宇
  “穿越分界”论坛是美国高校华人艺术家协会(Chinese Artists in American Academia)在美国创建的一个艺术学术交流论坛,由在美国大学任教的中国艺术家们历经10余年的努力,通过举办美术作品展览和组织学术座谈而建立的一个与公众进行对话的学术平台。这些年来,协会藉由“穿越分界”论坛的发展逐渐成为美国大学中国艺术学者的学术专业团体,目前成员有50余人。
  10余年来,海内外华人文化学者共同探索中华文化在全球化浪潮中的自身价值与现实意义,论坛的出现和发展恰恰与此同步,同时反映出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为当代的艺术实践带来的深刻变化。参与“穿越分界”论坛的中国艺术家大部分是自上个世纪80年代来到美国,在接受了中西方文化教育之后,活跃于美国大学,在艺术教学和个人艺术创作中提出了新的视点。论坛的出现可谓恰逢其时,为全美各地40多所学院中执教的中国艺术家们提供了一个以整体出现的机会,使他们成为与社会公众就当代艺术进行对话的参与者。
  

徐冰为论坛题词


 
 
  地处美国中部伊利诺伊州的查尔斯顿小镇是个典型的美国大学城,四周是黑油油的沃土良田,到距离最近的几座大城市要数小时的车程。每年开学时,上万名学生的涌入一下子将人气与喧闹注入校园,为小镇带来了生机。1994年我来到小镇,应聘于东伊利诺伊大学美术系,教授素描与油画。
  1997年秋季学期伊始,美术系主任彼尔·哈伯施密特教授在全体教员会上商讨邀请访问艺术家的事宜。我介绍了居住在纽约的老同学徐冰和他的作品,获得大家认可。很快就着手安排徐冰作为访问艺术家的事宜。同时,校艺术展览中心也积极配合,将徐冰访问中创作的作品定为他们展览计划中的一个项目。
  徐冰是我在中央美术学院读书时的同学,他读版画,我学油画。4年同窗,毕业后徐冰留校在版画系任教,我到中央美院附中做了2年老师后,于1983年8月来美攻读硕士研究生。此后与徐冰兄在10余年里各自东西,一直等他来到纽约居住后,我们才得以恢复联系。
  徐冰计划和学生们共做一件装置作品,将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作为主题。在徐冰的指导下,学生们先写下儿时记忆的文字,接着将文字以铁丝制成字母,再编织成文字的藩篱,几日后,大家在展览中心建起了一个由文字隔开的两个对立空间。镇上热心的牧羊人特意借给展览中心10来只健壮的新西兰种羊。开幕式上,人群与羊群各自在文字藩篱的两侧隔空相望,仿佛人类与动物在默然中失语。
  数日来晚间,我与徐冰把盏尽饮,谈话之中常常追昔抚今,不胜感慨。一晚,闲聊中我们谈到近年来中国艺术家在西方美术展览中渐露头角,徐冰提到遍访美国各地大学校园时,与不少中国艺术家不期而遇,他们大都来美之前在中国接受过美术本科教育,来美后在各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又在美国各地大学艺术系任教。他建议我与这些中国艺术家建立联系,并寻求组织展览的机会。
  中国艺术家在美国大学任教这种现象开始为人所注目,实际上是近20年的事情。徐冰访问之后,我开始注意这些中国艺术家,徐冰也将他所结识的中国艺术家们介绍给我。我先与威斯康星州立大学奥什科什分校的胡溧教授和当时在西南密苏里州立大学的林志教授建立了联系。不久又结识了当时在田纳西州立中部大学艺术系任教的刘君成教授,他在得克萨斯大学攻读美术硕士学位前曾在中国就读鲁迅美术学院,是一位在中国画和油画领域里有双重经验的高手。这几位艺术家个性鲜明,都是以绘画为表现手法的艺术家。另外还有一位刘虹大姐,中央美术学院读书时的校友,她当时是壁画系的研究生,后来到加州圣地亚哥大学读硕士学位,现在北加州的密尔斯学院任教。蒋临夏教授是我多年的老朋友,在纽约布法罗州立学院美术系教授素描和油画。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编辑:KYU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