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神州学人杂志 > 期刊 > 2014年第2期 > 正文

汉字听写大赛的幕后故事

2014年02月08日  来源:神州学人 
  


“中意互助”成引睛点
  
  在参与人员范围确定下来之后,如何吸引更多的中国留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找到一个吸引中国留学生的引睛点,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挑战。毕竟引睛点选择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活动的规模和影响力是否可以达到预期。起初我们考虑是加大奖励力度,用较高的奖金吸引参与者,但曹地老师认为这一方法失去了活动举办的弘扬中国文化、促进文化交流的初衷。所以,在再一次明确比赛举办的中心思想之后,我们还是认为依靠中意互助的形式来确立活动的主线,以“和意大利同学合作参加比赛”为亮点来进行活动筹备阶段的宣传工作。
  与此同时,对主持人、评委环节的讨论也是必不可少的。由于活动的参与者由意大利和中国两国的学生共同完成,所以我们在主持人的人选方面,更侧重于设立两位主持人,即中方与意方各一位主持人。这样既可以很好地表现中意文化互融的思想,还可以更好地与选手进行沟通和协调,这样更有利于活动举办时的顺利进行。
  而对于评委方面,我们把所有评委分成了“专家评委席”和“评委席”两个部分,邀请米兰大学孔子学院院长与米大中国学联主席共同担任专家评委。而评委席则邀请在汉语界有着较大影响力的教授担纲。邀请评委的时候,学联的秘书长也做了不少努力,既要言简意赅地表述我们活动的主旨,还要随时与评委们保持联系,以具体约定比赛的时间安排。还记得一然和我说,由于很多评委的具体时间无法确定下来,所以邀请评委的那段时间真是让她伤透了脑筋。

题型的选择
  
  关于题型我们提出了三套方案。
  第一套方案:将参加比赛的选手按国籍分为中国学生和意大利学生两组,这套方案有利于题库的选择,根据汉语水平的不同可以直接将题库分为难、易两个等级。
  第二套方案:中意两国学生通过听写词语初赛,筛选出5个意大利学生和5个中国学生后,分为5组进行决赛,每组分别由1个意大利学生和1个中国学生组成,决赛的内容就是听写成语,并且由意大利学生解释成语的内容。
  第三套方案是通过初赛,选出5名意大利学生和5名中国学生,并分为5组来进行决赛。而和前一种方案不同的是,决赛方式是每组拿到5个词语,其中3个词语由中国学生负责报出词语,意大利学生写出词语。另外2个词语由意大利学生报出词语,同时向中国学生解释词语的意思,最后由中国学生写出词语。比赛过程中要求全部使用中文沟通,不可以使用意大利语来解释词语。
  准备好了3套方案,我们学联的理事聚在一起,一同讨论哪一套方案更适合这次活动,同时也针对方案中出现的不足进行修改和补充。整个下午大家都充满着对这次活动的期许,一起努力讨论着。最后我们通过投票选择了第三套方案,我们认为这套方案既增强了中意两国学生的交流合作,并且双方都用中文来向对方解释词语,无论是文化的交流还是词语的理解方面,对双方都是一种挑战,也可以增加比赛的趣味性。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编辑:KYU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