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神州学人杂志 > 期刊 > 2014年第11期 > 正文

【封面故事】透视中国科技创新道路与机制

2014年11月18日  来源:神州学人 
  

文/本刊记者  王文乐
    
  中国从世界科技革命和科技全球化的“边缘化者”与“落伍者”,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科技大国”,可以说科技创新在其中发挥了居功至伟的作用。如何解读中国的科技创新实力?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教授谈了他的看法。
  您的文章说,中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创新的时代,大大缩小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在科技实力方面的差距。那么,当前中国的科技创新处于什么水平?
  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与科技创新水平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前者是指实现国家科技战略目标的能力,通常以总量及占世界比重来计算。后者是指相对国际科技前沿的水平,主要是采取人均指标,如创新指数等等。我是采用前者对中国科技创新总体情况作评估的,主要是从科技创新能力、科技人才资本、科技投入能力和高技术国际市场能力等来衡量,其中包括R&D经费(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国家科技、刊物论文发表量、发明专利申请量、国际发明专利数等投入和产出指标。
  从投入来说,首先是资金投入。目前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研发投入国,R&D经费支出(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和美国的相对差距已经缩小到了2倍左右。其次是科技人力资源投入。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科技人员总量,1949年时,全国科技人员不超过5万人,但现在已经达到了5800万人,这其中从事研发活动的人员全时当量数(按万人年计算),已经相当于欧盟(28国)加上美国的总量。不仅中国科技人员的规模大、增长快,中国的科技人员劳动力成本相对欧美日还是很低的,相对工作时间也是最多的,既具有成本优势,又具有效率优势。因此在科技全球化、研发全球化大趋势下,出现大量的全球科技企业向中国转移的现象,特别是外国的研发机构,尤其是世界500强企业在中国设立研发机构。
  从产出来说,第一是发明专利数,这代表一个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应当说,中国是一个后发国家,中国的专利法1984年才颁布实施,而美国1790年就实施了专利法,因此,美国的专利数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世界第一,直到1968年才被日本超越,但是美国又在2006年反超了日本。从总量来看,2011年中国的发明专利申请量超过了美国,2012年中国的发明专利申请量相当于美国的1.2倍。中国下一步主要是申请国际发明专利(PCT)方面赶日(本)超美(国)。中国用30多年的时间走完了美国220年时间走过的道路,将对世界作出更大的技术创新贡献。第二是发表的国际学术刊物的论文数量。1980年中国发表的国际论文数量占世界总量的比重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只有大约0.2%,和美国的差距极大,为198.5倍,但现在中国已经居美国之后排在了世界第二位,相对差距缩小为2倍。此外,中国发表的国际论文被引用率现在已经进入到世界第五位,可以说提前7年时间实现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的量化核心指标。
  国家的实力一般分为经济实力、贸易实力和科技实力。经济实力主要体现在经济总量,按汇率法计算,目前中国GDP是世界第二,2013年相当于美国的55%,而2000年仅为11.6%;按购买力平价法(1990年国际美元价格)计算,中国已经超过了美国。关于贸易实力,中国现在拥有世界第一大贸易进出口额。从科技实力来看,中国已经进入到和美国迅速缩小差距的过程中。韩国曾经也是发展中国家,现在已经是发达国家,它的科技自主创新非常成功,但是从规模上无法与中国相比,因为中国现在的科技人员数量已经超过韩国总人口(5000万人)。可以这么讲,中国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几乎是唯一的发展中大国里真正能够实现自主创新的国家。
  从科技水平来看,主要是指相对国际科技前沿水平,大部分还处于迅速追赶型;相当部分进入“并驾齐驱”型;少数领域进入引领型,尤其是在那些大型技术工程、巨型技术工程以及某些前沿基础研究领域。这也反映了中国作为现代科技的落伍者、追赶者,一定会经历先追赶、再并驾齐驱、后引领的不同阶段,由于不同的科技领域起点不同,研发路径不同,研发强度不同,研发人才不同,就会呈现不同的阶段。
  如果说30多年前中国与世界科技前沿的差距拉大的话,现在我们的结论恰恰是与世界科技前沿的差距不仅大大缩小,而且也成为世界最大的科技创新国之一,与欧美日并驾齐驱。这也改变了世界科技格局,中国代表了“南方国家”科技创新的追赶潮流,并有后来居上的趋势。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编辑:KYU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