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3日,“基础科学的未来与科教融合”主题论坛在中国科学院大学举行。两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大卫·格罗斯和杰拉尔杜斯·胡弗特,两名菲尔兹奖获得者爱德华·威腾和丘成桐与几百名国科大学生分享研究成果和经历。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前右一)和大卫·格罗斯(前右二)、丘成桐(前右三)、爱德华·威腾(前右四)等在听众席上 摄影/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不要急于宣布取得了“世界级突破”
文/David W.Pan
任何一个科研成果能够被称作“世界级”科研突破都是不容易的,因为在真正的研究者眼中,任何伟大的发现都是一个不断积累和增量式的结果(注:这里我刻意避免使用“科学家”这个字眼)。因此很难有任何科研突破能轻而易举地被称为“世界级”。在科研领域使用这类词汇来形容科研成果要十分慎重。第一,某人在其研究领域的A类期刊发表了几篇文章是衡量一个人对具体领域所作贡献大小的一个条件。第二,A类期刊发表文章是否能作为所谓“世界级”的真正衡量标准仍有待商榷,因为绝大部分此类杂志都是以英语为主,容易对那些母语非英语的学术研究或多或少带有一些偏见。
我要祝贺像施一公、潘建伟、颜宁这样取得重大科研突破的中国研究者,他们都在各自领域的A类期刊上发表过文章,但就像其他领域的研究者一样,他们的知识也是建立在积累和渐进的过程中的。我认为,如果中国科学界组建的科学研究团队,其成员在科研方法、程序、标准上做到同这3个科学家一样的严谨(注:在这里我特意使用了“科学家”这个词以表达我对他们的敬意),那这个团队也有极大的可能取得同样的成就。正如爱因斯坦所言,搞科研要靠1%的运气和99%的努力。对于中国的科研情况,除了严谨的科研方法、程序、标准等等这些之外,还要加上充足的资金。
假若使用“世界级突破”这个词来表达,可以说历史上中国的研究者(包括在中国工作的外国研究者)在科研领域已经做出了很多伟大的工作,在众多科研领域取得了世界的公认,并使世界受益。如果要使中国科学能够持续取得“世界级突破”,从国家层面来看,要保证科学研究者的学术自由,使他们能够自由地选择从事研究领域内感兴趣的研究;要让他们衣食无忧,不必担心最基本的生存问题。在具备严谨的科研方法、程序、标准的同时,在科研环境和社会大环境下为他们配备充足的资源的前提下,科学研究者坦诚而认真地对待自己的科研工作,让时间来判断科学研究工作的价值,即使他们并没有在英语类A类期刊发表文章,“世界级突破”自然而然就会实现。
所以,我们不要急于宣布取得了“世界级突破”。(作者系美国南伊利诺伊大学哲学博士,美国塔尔萨大学法学博士、市场营销与国际商务专业副教授。本文为本刊记者刘晓蕾据作者的英文稿编译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