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神州学人杂志 > 期刊 > 2014年第11期 > 正文

【归家琐谈】在中国实践美国牙科标准

2014年11月15日  来源:神州学人 
  
  
回国实践留美所学所思
  
  我2009年回国,2010年8月开始担任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牙体牙髓科常务副主任,主持科室日常工作。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和平台,我在美国的所学所思,有了施展的空间。
  2010年底,卫生部开展国家重点临床专科评审,这既是学科实力的体现,又能为学科的发展提供基金支持。最终,全国共评出4个牙体牙髓重点专科,我们科室也入选了,大家都很高兴,这是对科室多年来发展的肯定,也意味着科室未来几年的发展有了较好的支持。
  在此基础上,我们开始进行设备投入。先是显微镜,当时科里有38把治疗椅,只有4台显微镜,远远不够。到2013年底,我们的显微镜已经增至33台。此外,我们还购置了其他一些必需的设备。这样,首先在硬件上满足了数量的需求,然后又从规范和操作上去要求,将之变成常规。
  另一方面,我们针对临床治疗体系中欠缺的部分也做了补充和投入。2011-2012年,在医院的统筹安排下,我和另外7名同事被派往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牙科学院,接受显微根管治疗及显微根尖手术方面的培训。回来后,我们8个人成立了一个开放俱乐部,在院内组织讲座和培训,与同事们分享我们的学习心得。
  正是因为大家都接受了尽可能要保留天然牙的理念,这几年我们的显微根尖手术量增长很快。我们去美国之前,2010年全科开展此类手术不到10例;我们回来后,从2011年开始,每年都会开展五六十例,而且这个数字还在增加。这项手术的开展使我们的治疗体系更为完整。在此之前,如果不做手术,一些患者的牙齿就保留不了,现在通过手术,更多患者的牙齿可以保留,最终受益的还是患者。
  在开展手术之余,我们还通过讲课、讲座的形式,去推广这种理念和技术,希望更多的牙科医生接受这个理念,让基层医生掌握更多更新的诊断技术和新思路。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编辑:KYU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