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神州学人杂志 > 期刊 > 2014年第11期 > 正文

【创业家】专注成就事业

2014年11月14日  来源:神州学人 
  

口述/邹检平  采访整理/本刊记者  徐妍
  邹检平,医学博士,1994年赴以色列留学,1995年转赴美国留学和工作,2002年回国创业,现任北京健平九星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技术总监。2012年3月,邹检平入选第六批北京“海聚工程”,被聘为北京市特聘专家。
  回国创业,仅仅始于一个念头,但创业成功,却需要执著和专注。执著于事业不偏离,专注于事业不退缩,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收获。
  我专注于肿瘤防治,源于早年在同济医科大学求学时。当时同窗好友的父亲患了癌症,转了4次医院,换了不知道多少套治疗方案,直致原本家境富足的他最终辍学打工为父治病,连家里的房子都典卖了,最后他的父亲还是离开了人世。此事对我震动很大,当时我发誓一定要认清肿瘤,改变肿瘤患者因治疗而人财两空的残酷结局。
  就是这个愿望,让我不管是工作还是学习都有了一个方向。现在回想起来,或许这个愿望就是一颗种子,在我求学工作的过程中不断生根发芽,并在以色列和美国枝繁叶茂。正是这个愿望,让我在得知以色列国本·古里安大学塞勒卡(Saroka)医学院有进修机会时,第一个报了名,从此开始了抗癌药物的分子生物学研究。1994-1995年在以色列做访问学者时,我已经有了10多年的临床医学经验,但实验室技术研究一切都从头开始,那时我从事的是做乳腺癌BRCA2基因和白血病某些基因方面的研究、抗肿瘤化学药物的筛选、抗肿瘤化学药物抗肿瘤机制研究等。
  在以色列这段时间里,简单地说我的工作就是从一些化合物中选出能够抗肿瘤的化合物,最终我找到了3种,其中2种是我的主要攻克对象。基于此,我发表了2篇论文,并获得了学校的科学奖。
  为了进一步从事研究,1995年,我从以色列转到美国费城德雷塞尔大学哈里曼医学院和托马斯·杰佛逊大学做博士后,研究领域是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后来,我又在美国费城福克斯·蔡斯癌症研究中心(Fox Chase)做研究,主要工作是抗新血管生成抗癌治疗中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国外近10年的研发工作经历,对我来说很珍贵,正是那个时候积累了后来创业过程中的技术资本。
  也正是这些在全球顶尖的生物医学实验室的探索经历,让我一直执著于最初的愿望,在抗癌治疗方面有所建树。
  回国创业的念头始于在美国参加的一次回国创业说明会。那还是在2000年春节期间,教育部、人事部、团中央在美国纽约组织了一次回国创业说明会,作为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主席的我带了几个同学一起去参加,在国内创业成功者的创业热情和经历让我心动不已。
  从2001年开始,应团中央和有关地方政府、机构的邀请,我先后考察了烟台、长沙、苏州、天津等地的高新园区,最终选择了北京中关村。2002年,我带着自己的梦想回国创业,建立了北京健平九星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当公司正式运行时资金严重不足,对于我们要做的生物工程项目初创阶段的资金真是太少了。所以当时压力特别大,项目不能良性发展,也不能进行优势资源整合。从公司正式运营的那天起,我就开始了艰难的融资之路。由于资金短缺困难,研发工作曾经一度停顿。
  公司在最困难的时候,科研队伍大部分也散了,有的去了新加坡,有的去了瑞典,就剩下3个人。那时候最大的压力就是融资,最大的信念就是相信项目会好起来,最低的底线就是公司生存着,有了生存才有可能发展。坚持理想和信念——这么多年来每逢遇到困难,我都是这样对自己说的。也正是对理想和信念的坚持,让我遇到了很多热心的朋友,他们给予了我很多无私的帮助和温暖。我至今记得将自己的10万元积蓄借给我的刘老先生,还有不远数十里从家里带热气腾腾的饺子到我办公室的杨老先生,那饺子让我现在想来都香味扑鼻。我是不善言辞的人,但这些温暖的细节一直感动着我。
  正是在最艰难的时候,我反思自己的创业,不断完善自己的创业计划,缩小成本,提高产业化程度,发展技术思路,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创业梦想。也正是在咬牙坚持的过程中,我得到了来自各方的支持。在科技部、教育部、北京市政府、中关村管委会、北京留学人员海淀创业园等的帮助下,我先后获得了北京市科委的攻关项目资助、海淀区科技发展基金的项目资助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小额资助,同时获得北京市人事局择优资助项目。北京市人事局还将我的项目作为优秀项目向人事部推荐。
  也正是这些以技术含量为评判标准的政府资助,让我完成了产品所需的前期技术准备,并让我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
  2007年春天,一方面有北京市政府和市科委的项目资金的大力支持;另一方面,经科技部有关机构推荐,公司开始与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进行项目合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检测试剂盒(VEGF-KIT)项目产品优化有了国内一流的平台,一度停顿的实验重新运营起来。
  在国际上,VEGF在医学应用领域沿着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方向是肿瘤药物靶向治疗,以贝伐单抗为代表的肿瘤治疗药已经成为当今市场的热点之一。另一个方向就是在检测应用领域。我们的产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简称“维来一号”)就是在检测应用领域的一个突破。
  当时,和我同时进行这一领域应用研究的还包括美国罗氏/基因泰克公司、欧洲、日本、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科研人员,幸运的是,我的产业化课题攻关组率先找到了产业化的路径,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我们的产品在全球率先推向市场。罗氏/基因泰克公司目前正在就该产品进行临床试验。
  现在回想起来,公司从2002年发展到现在,契合了国家卫生事业的大战略目标,以及老百姓对于健康生活的渴求,也逐步在实现我和团队创业伊始就怀有的科技创业、报效国家的初衷。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编辑:KYU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