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神州学人杂志 > 期刊 > 2014年第1期 > 正文

留学的“跨栏”人生

2014年01月07日  来源:神州学人 
  

中国留学生该如何实现在海外的人生跨越。图为中国留学生在国外大学校园活动中传扬中国文化

文/思止
  本期封面故事从策划到执行,得到了很多海外留学生朋友的支持。
  英国诺丁汉大学的武斌研究员和韩国的张雷生研究员的调研,分别以英国和韩国高校中的中国留学生为对象,向我们真实展现了他们在留学期间的生活学习状态。
  在我们收到的约稿中,海外留学生朋友们从不同的角度,分享了他们各自留学中需要跨越的各种障碍,面临的各种困惑和挑战,并阐释了各自心目中真正意义的留学,什么样的留学生活方式是他们所选择的,而非我们以为和想象中的状态。
  在出国前从不识得生活愁滋味的包鑫,在曼彻斯特开始为衣食住行烦恼生活的同时,也开始用脚步丈量这座城市,以自己的爱好拓展交际圈,以音乐为媒介广交英国朋友,以登山强健体魄颐养心智,以不断探索为终身学习的方式,并最终沉浸在不断进步的喜悦中。包鑫以自己的行为诠释了什么是自然和谐的生活方式。
  看似平淡的夏威夷留学生活,虽然无暇享受扑面而来的热带风情,但陈鑫用他的经历告诉我们,凡事要有规划,无论是留学目标或是事业愿景。坚持目标持之以恒,就能有所收获。
  来自新西兰的秦峰,曾有过青春期的叛逆和颓废,也有过无助和彷徨,但10年来她的每一步都是在积攒力量,都在向善力量的推动下积极寻求,不断修正目标前行。而10年后的她终让人看到了一种拨云见日的痛快、厚积薄发的酣畅。
  盘点以上,我们不可否认这几名约稿的对象大都是经历过了留学初期的艰难时光,跨越了诸如语言、衣食住行、学业、人际交往、文化适应等一个个有形无形的障碍,已经证明了自己的生活强者姿态,也因此与前两位研究者的研究范围和结果大不相同。
  本期封面故事从最初的策划开始,就一直是个有争议的话题,国内外的媒体,亦或国内外的专家学者等,对中国留学生的生活学习状态十分关注。其实无论争论的焦点在哪里,回归争论的本质,那是再简单不过的一个命题,就是出国是为了什么。正是这个目标决定了留学后的生活方式及其状态。无论你出国的目的是什么,当踏上异国他乡的土地,过往所有生活环境、社会习俗、人际交往、思维价值等都发生了改变,从某种程度而言一切都归零,如何在完全陌生的环境中重整生活,跨越一个又一个困难,是每个人面临的具体而微的命题。
  近期,微博上一段有关出国留学意义的话在网上引起热议——“很多人都会问我出国5年到底学到什么收获了什么。对我而言,就两样东西:一是一种把我放到任何国家、任何一个我谁都不认识的地方我都能生存下去的能力;和一种名车豪宅已动摇不了我愿意每天坐公车去追求简单梦想的平淡心态。而我认为这两样足以让我受益终身。”
  这段话,与其说是“留学的意义”,更准确来说应该是“成长的意义”。从环境中汲取正能量,为自我成长铺就更宽阔的道路。某种程度而言,这与武斌教授深刻指出小圈子的双刃剑效应,提醒大家走出小圈子、融入大社会,不谋而合。从跨文化适应的角度来说,拥有开放的心态,持有融入和整合态度才能更好地适应留学国家的社会文化,拥有更高的留学幸福指数和生活幸福指数。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编辑:KYU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