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神州学人杂志 > 期刊 > 2014年第1期 > 正文

略说美国高校考试观

2014年01月07日  来源:神州学人 
  

文/海龙
  国内读者往往有一个误解,以为西方人不太在乎考试而在乎素质培养。这话只对了一半。
  “素质”通过什么来体现呢?只能通过考试、考核,即使是“面试”也是一种考试。
  那么,为什么国人会有这样一种误解呢?
  这大约是误读了西方教育的自由和活泼所致。“自由”、“活泼”并不错,但却是在中小学阶段。这个阶段的美国教育强调发展智慧开启兴趣,课程设置很广很杂但功课较少。强调创造性和自由思想;如果课程压得喘不过气来,你还有余力创造吗?
  而我们的教育是反过来的,认为中小学阶段必须打基础,基础打好了才能有出息。别忘了,孩子的大脑如同一个瓶,如果你事先把水灌满了,若想再添新东西,你还能灌进去吗?因此,我个人认为,虽然我们的基础打的不错,但因为应试教育的局限性,让我们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应付大大小小的考试上,而考试的内涵又过于具体和复杂,导致了除了考试外孩子们较少有暇注重其他的素质培养。
  其实我们的考试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并不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过多的考试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从而削弱他们对读书的兴趣。而对于这些“失去童年”的孩子们来说,进入大学似乎是得到了一种解放,对于考试似乎也不那么注重了。然而国内大学的这个“公理”到了国外的大学可就不然了。中国的学生如果抱着这种心态去国外的大学留学,就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麻烦。
  例如美国的大学,一般都较为难读,特别是名牌大学。它们难进,但更难出。很多国内来美读研究生的人往往感叹:来到美国才知道什么叫上大学,才知道在中国上大学时是多么“身在福中不知福”!
  美国的大学考试一般都很难,但较少出现偏题怪题。它给你的启示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努力就会有好结果。但是这个努力却应是非凡的、无止境的,绝少侥幸。你无法押题猜题,因为即使是开卷考试你也难得讨巧。这里考的是理解和过硬本领。
  这儿没有什么60分万岁,即使考到了79分才等于是个C+。这样的成绩绝对是羞于见人的,因为大部分课程都要求成绩是B(83-86分)才能升级。而研究生若想保持住自己的奖学金,至少各科平均成绩要保持在B+(87-89分)以上。
  美国大学生熬夜是常事。在笔者任教的大学,学生们学习到夜里两三点睡觉很正常,而大考期间校图书馆的24小时阅览室常有扎营在此苦读几天不休息者。到了放假,学生们往往一回家就死睡一个多星期,甚至有因此吓坏家长的。
  大学毕业前一年学生们就要忙着找工作。面试时定要审看大学各科GPA(平均分)成绩,而且还要审视跟工作相关的单科成绩(美国质量高些的高校分数往往很难拿,因此它的含金量有目共睹。尽管如此,学生们拿到90分以上的仍然不乏其人。所以,高校内的竞争往往是十分激烈的)。这些成绩,学生履历表上都要提供。中国的留学生如果认为身后名牌大学的金字招牌能为自己带来更好的就业机会,那就大错特错了。雇人单位并不完全在乎名牌,成绩不好的,学校招牌再靓也无益。
  招工时不仅学习成绩要好,应用能力也要强,点子要多,想法要活。这是被就业市场逼的。
  当然,仅有这些还不够,还要有社会活动经验,要有历练,有爱心,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请注意:这些素质条件并不是在你招聘后的需求,而是在上大学时就要求你完成这一切。想想看吧,这样,上大学时该多忙啊!
  读书时坐得住冷板凳,玩的时候能拼命疯,静若处子动若脱兔,这才是当代美国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中国留学生在这里要适应这种状态,学会这种学习和生活的方式,才能更好地融入当地的社会。(作者执教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文化系)      封面设计/季昕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编辑:KYU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