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王文乐 白瑜 杨亚南 摄影/高海涛
中国科学院院长的职位,让人仰望。近距离接触白春礼,气场里透露出来的只是科学和平易。
说起来,白春礼是本刊的老朋友。早在1988年白春礼刚刚回国进入中科院化学所进行扫描隧道显微镜的研究时,本刊即对他进行了报道。“那是在化学所的一间工具房里接受的采访……”白春礼记忆犹新。1994年本刊采写了《原子之恋——白春礼归国6年创业记》,“较为全面地反映我回国6年来所做的工作”。
接过中国科学事业的接力棒
2013年7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中国科学院考察工作。习总书记在讲话中对中国科学院60多年来的创新成就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强调中国科学院是一支党、国家、人民可以依靠、可以信赖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并对中国科学院未来发展提出了“四个率先”的要求,即要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的殷切期望和明确要求。
面对党、国家和人民的殷切期望,每个中国科学院人深感使命神圣,责任重大。2011年白春礼就任中国科学院院长,成为这个拥有104个研究所、1个学部、2所大学、6万多名科研人员的科技“国家队”的第六任带头人,他的前任分别是郭沫若、方毅、卢嘉锡、周光召、路甬祥。
“中国科学院建院以来,中央几代领导集体都给予了长期关怀和大力支持,老一辈科学院人为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为后人留下‘爱国奉献、求真唯实’的精神基石与宝贵财富。中国科学院在各个历史时期,始终发挥着科技火车头、国家思想库和改革先行者的作用,为科学技术事业以及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国家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现在,接力棒传到我们手里,我们有责任把这一棒跑好,未来把这一棒传好。”白春礼说。
哲学上说,人不可能踏入同一条河流。现在,白春礼踏进的“河流”中流淌的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当代科技交叉融合协同发展、重大成果产出和转化应用”的湍急“河水”。
白春礼的中国科技创新战略
当年的白春礼博士回国研制了国内第一台计算机控制扫描隧道显微镜,为中国在这一领域填补了空白。如今的白春礼院长正在为中国科技创新谋篇布局。
“我国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就是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握好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把握好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可能突破的方向,从支撑当前的角度,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紧迫问题,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引领未来的角度,超前部署基础前沿和先导研究,培育新兴产业,不断形成科技经济竞争的新优势。”白春礼说。
2012年年初,白春礼在《中国科学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新科技革命的拂晓》的文章,详细阐述了有关新科技革命的种种判断,掀起了社会上关注新科技革命的热潮。这篇文章一经发表,最吸引人眼球的是白春礼又给中科院的科学家们出了一道“考题”:“世界科技发展态势,在哪些方面有可能产生重大突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亟须解决的重要科技问题,在哪些领域可能产生重大突破?面对新趋势新需求,中国在哪些方面应加强前瞻布局?”
在白春礼的提议和领导下,中科院的200多位专家开展了历时1年多的战略研究。
2013年6月20日,中科院发布了“结题报告”——《科技发展新态势与面向2020年的战略选择》,该战略研究报告综合判断了未来5-10年世界可能发生的22个重大科技事件、我国可能发生的19个重大科技突破,提出我国面向2020年需要加快或加强布局的重大科技问题,为国家重大科技决策提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