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神州学人杂志 > 期刊 > 2013年第8期 > 正文

菩提树下,恒河水边

2013年08月05日  来源:神州学人 
  

孟买与“印度梦”
  
  作为印度最大城市(综合经济、政治、知名度排名等等)和“经济首都”,孟买的确给予我以一种国际化都市的感觉。孟买是南印度的一大都市和港口,以孟买为代表的南方和北方的差距太大了,感觉这貌似是进入了一个另外的国家。干净宽阔的车站(著名的维多利亚火车站)和街道,整齐划一的建设布局,摩登的建筑与繁华的街景,老城区处处遗留着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建筑,不远处便是海浪拍打着海滩,人们在教堂做礼拜,透露着一种很有韵味的英伦遗风。这里汇聚着全印度各个地方不同的人种,怀着不同的目标,来到这个机遇之城,让我这个一路从德里过来的“北方人”眼前一亮。当然,不能忽视的是这个印度最大城市的1600万居民中,有超过60%是“贫民窟”居民。孟买达拉维贫民窟,是世界第二大贫民窟。
  这就是印度,你能想到的,你所不能想到的,很突兀却又很和谐地兼容在一起。既在情理之中,也有意料之外。
  印度人常常把孟买和中国的上海相比较,在印度人眼中孟买就是印度的形象,是印度经济实力的象征,每当和当地人谈起孟买,印度人都隐约透露着一种自豪感。近代历史上印度和中国一样拥有悲壮的血泪史,尤其是英国人的入侵,由此产生的屈辱感和这种现代的自豪感促使印度一直向着实现大国梦锲而不舍地前进。
  遵从大致的规律,印度和中国相似,相比较北方,南方更加繁荣,更加开放,教育更加发达,南印和北印的差距确实非常大,在经济方面更是显而易见。南方的贫富差距也尤为突出,由此带来了各种问题,这一点,奥斯卡获奖影片《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有很全面的阐释;人种差距也很大,由于古代雅利安人入侵并多数居于北方,印度本土的达罗毗荼人和一些吉普赛人被迫逃至南印度居住。印度是一个人种复杂的国家,就像宝莱坞电影《加油印度》中,来自印度东北方的板球运动员因人种语言差异很大而被当做外国人一样。
  印度的语言也有差异,根据印度宪法,印度一共有22种官方语言,其中印地语、英语、泰米尔语使用范围较广,而南方主要流行泰米尔语等语种,我们这些印地语学生在南方完全无用武之地,泰米尔邦甚至在一段时间内还曾抵制过印地语。宗教方面,由于历史原因,在印度南方,基督教比印度教更为盛行。
  孟买是宝莱坞的中心,几乎每个印度人都爱看宝莱坞电影,如果有孟买人问你最喜欢孟买的什么?回答“宝莱坞”会让他们非常高兴,还会喋喋不休地和你讨论上数小时。印度人喜欢热闹,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只要有音乐,在疾驰的大巴上都可以跳起舞来。印度人喜欢喜庆的天性促使宝莱坞飞速发展,宝莱坞的发展与变化将印度电影与音乐推向一个国际化的层次,并以这个舞台体现出印度的自然人文风情。
  
  在印度这9个月,我感觉收获颇多。不得不说印度是一个很神奇的国家,复杂、多元、矛盾、和谐共存在这里。亲身体会过,才消除了刚到印度时的种种偏见。印度就像一个故事,有欢乐的情节,也有苦情的桥段,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有无法理解的地方,有感到荒谬的地方,也有感到温情和欢快的地方,正是这种多元的国家,才让这个世界更加丰富。

作者在孟买海边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编辑:KYU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