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德里街景
文/袁文浩
2012年8月19日,穿过南亚浓厚的云层,轻微的震动使我意识到快到新德里了。经过7小时的飞行,我们这些印地语专业的国家公派留学生第一次踏上这个新鲜的城市。
刚出英迪拉·甘地国际机场,印度方面负责接待的官员就已经来了,并开车带我们去安排好的宾馆。凌晨人很少,官员展现出了印度人民特有的热情与勇敢精神,硬是把我们一行9个人塞进一辆SUV,打开低音炮开始播放激情四射的印度音乐,车子启动后8秒内就把速度从0加到了150,转弯完全不减速,也不管左行(继承于英国)还是逆行,就这样非常欢乐地开到了宾馆,导致我们肾上腺素狂飙,下半夜睡意全无。9个月的留学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印度之初体验
去印度之前,老师与前辈们就已经多方位给我们打心理战,我也做好了准备去迎接这个据说很独特的国家,不过当我真切地身处这个国家,还是超出了我的所想。
刚到的那几天,忙着找房子,去ICCR(印度文化关系委员会)、中国驻印度使馆和移民局报到,德里也走了很多地方。德里新老城区差距非常大,作为国家的首都,城市建设实在不敢恭维,除了位于新城区的总统府、使馆区和多数景点,其他地方大都建筑老旧,杂乱无章。
街上有很多的牛,牛在印度宗教中是很神圣的,没人伤害它们,所以印度人不吃牛肉。除了牛,狗也有很多,所以走在路上经常不是误踩牛粪就是误踩狗腿,但印度人并不在意,我曾和一个叫Amit的租房公司小哥谈过这个问题,他说内心的干净最为重要,如果保持内心纯净无邪念,又何必太过狭隘地在意精神以外的世界呢?很多注重“内心纯净”的印度人都这样认为,这或许与宗教和社会道德观念有关。
至于交通方面,则缺乏投资建设:从不关门的公交大多老旧,上面挤满了人,甚至也有人因空间不够“挂”在公交车外面,从窗外看去面对面的毕竟还是有点尴尬;火车站则是臭气熏天,因为印度火车没有到站时关闭厕所的要求;至于城市轻轨,没有环线的线路(丰富的放射状路线)让出行变得些许快捷,站台边鲜有护栏。载具老化、严重超载、违规驾驶等导致了印度交通事故频发。虽然印度的公共交通建设存在众多弊病,但漫步街头,依然可以看到给牛和狗喂食的善良小贩的笑容;虽然印度公交地铁人满为患,但自觉的男士还是留出了专为女性提供的车厢座位等等,让人觉得这个国家还有很多可敬之处。
印度人很是热情,似乎对外国人都很感兴趣,走在街上经常会有人和你打招呼或问东问西的。有些印度人给人的感觉是很随便,和人约好不守时很正常,违约爽约反复无常也很正常。留学期间我找了份兼职,在和印度政府部门打交道的过程中更是深有此感。
新旧德里的交织碰撞
印度首都新德里算我待的时间最长的城市了,大半的留学时光都在新德里,这里是印度的心脏,在这里可以感受到整个国家运行的脉搏。
德里北部是老城区,南部和西部是新城,老德里、新德里紧紧相联,古老与现代交相辉映,组成了一幅引人入胜的历史画卷。众多的富人和中上层阶级就住在新德里,当然新城也意味着相比之下更好的市容、交通、商贸与教育,新城和旧城差距还是非常大的,登上贾马清真寺的高塔可以俯瞰全德里,很明显就能看见:一个古老的历史悠久的德里和一个现代的洋溢青春气息的德里。一面是沐浴晨光中颈戴花环咏颂经典的学者和教徒,一面是浓醇夜色里欢乐热情的夜店与酒吧。印度处处都透露出一种矛盾,贫富差距尤其严重,往往是一座非常豪华的商城进进出出着各种衣着光鲜时尚高雅谈论着当今世界形势和印度未来的上流人物,而就在几百米远的小土坡上用围墙围着的贫民窟里住着衣不裹体的贫困人群,每天上下学经过那里总能看见贫民窟的孩子拿着皱巴巴的玫瑰在换铜板。过去的20年里,印度经济保持着平均7%的高速增长,而四成国民却仍生活在贫困之中。基础设施的落后、水电基础薄弱问题、文盲问题、儿童营养不良问题等等,这些与印度作为金砖国家飞速发展的经济来说是个强烈的反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