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神州学人杂志 > 期刊 > 2013年第5期 > 正文

美国潘的中国实践

2013年05月07日  来源:神州学人 
  

学生们与“美丽中国”项目老师的课堂互动


文/庞清辉

“自我一代”的乡村发现

  2007年来北京之前,潘勋卓完全没学过中文。他是普林斯顿大学威尔逊公共与国际事务学院的高材生,高大英俊,前途无量。
  潘勋卓在普林斯顿的研究方向是中国的教育改革和新农村运动。为了完成毕业论文,他毫不犹豫地选择到清华大学进修。
  那时,在同一个楼里,来自河南的胡婷婷正在攻读历史系硕士,来自耶鲁大学的美国姑娘温慧玲正在研究农村和环保。潘勋卓和她们常常相见却不相识。当时他们还不知道,3个人的人生很快就会连结在一起。
  汉语进修结束后,潘勋卓把论文的方向定在了中国新农村建设。为了去农村做实地调研,中文还不很流利的他在水木清华论坛发帖找中文老师。第一个来应征的是胡婷婷。
  从2007年秋天开始,用了半年时间,潘勋卓接连走访了云南、河南、广东、青海、北京周边等地的500多所农村学校。潘勋卓听到最多的就是农村优秀老师招不来,留不住,通常只有20-50%的农村学生能够通过中考。
  这对潘勋卓的触动很大。潘勋卓的父亲是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医学教授,母亲在意大利的工厂供应着国际上多个知名品牌牛仔裤所需的布料。他的家境殷实,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出身不同,结果如此不同。”
  2008年初,潘勋卓像散了架一样从农村回到清华时,他对理论不感兴趣了,变成想实际做点什么。潘勋卓最先想到的就是捐钱给一些机构,让机构派优秀的老师到农村,但是没有找到这样的机构。他决定自己创立一个。
  这和触动温迪·库普创立“美丽美国”的情形一样。1985年,温迪·库普从得克萨斯一所著名的私立中学考进普林斯顿大学。入学以后,她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自己觉得很简单的功课,来自布鲁克斯(纽约著名的黑人区)一所公立中学的室友却觉得很难。
  一个明显的事实摆在她面前:虽然弱势群体的学生可以因为“优先照顾”进入大学,但他们此前获取的教育资源远远少于强势群体。于是温迪和哈佛毕业生理查德·巴斯创办并发展了公民组织“美丽美国”,立志要让最优秀的大学生教育贫困地区的孩子。
  潘勋卓觉得自己想做的事情并不复杂,就是搭个桥梁,寻找一些缺教师的农村学校,再去寻找一个优秀的群体去支教。胡婷婷却认为这事情不可能成功。她是从河南信阳的农村考到河南大学,在别人质疑的目光中考上清华大学研究生,自己定的目标是出国念书。
  虽然胡婷婷一直抱着怀疑的态度,但是一起走南闯北的情谊还是起了作用。潘勋卓一次次寻找清华北大的老师,寻找律师,寻找在中国做事的美国人,去咨询这件事情的可行性,胡婷婷就一遍遍地帮着准备面谈的中文资料。
  “20多年前的美国,有一个词常用来形容当时的年轻人,叫做‘Me Generation’,意思就是自我的一代,那时人们认为美国的年轻人的理想除了进投行就是进律所,总而言之,就是哪儿钱多哪儿的优秀年轻人越多。这个情形很像当前的中国。但是,我身边聚集着不少关注社会、关注教育、为社会的进步做出努力和改变的年轻人。”潘勋卓说。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编辑:KYU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