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神州学人杂志 > 期刊 > 2013年第2期 > 正文

创业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2013年02月01日  来源:神州学人 
  
  
创业是世界上最难的事

记者:如果一个留学生带着项目想创业,您怎么判断他是否做好创业准备了?
  郑云:我感觉创业是世界上最难的事。如果说一个人学有所成后就业,那他只要按要求把分内工作做好即可,不必考虑其他事情。但创业就不一样了,创业者需要面对整个社会。企业好比大海里的一条船,无论小船还是大船,时刻都要面对风浪袭来。
  创业者不仅需要考虑技术,还要考虑市场、客户、竞争对手,同时还需要应对有关工商、税务等各方面的事务,更需要关注政治、经济、文化等大环境的发展和变化。创业者就是老板,他不是一个单纯的工作岗位,所有的风险都由他来承担。创业者即使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但在创业过程中还是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在我们接触到的留学生中,大概有一半以上没有意识到以后创业过程中的困难。我们接触到更多的留学生都是凭着一技之长来创业。
  前来咨询的留学生,我们首先看他是不是有准备,是不是准备充分了。其次再看他本人的基本情况、具体的创业项目等。通常我们会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向他介绍有关政策,国家、北京市、中关村、海淀区及我们留创园等的政策。之后有个面谈,即留创园负责人和创业者面谈,至少谈1个小时。这不仅是对他的尊重,更是对他创业的理解和帮助。在面谈过程中,我们除了了解他的基本情况,最根本的还是要看他有没有创业激情。
  记者:也不是单纯看他的项目。
  郑云:是的。确切地说,不仅看项目,同时还要看他对技术及其所处领域、市场环境、产业发展等情况的了解程度。然后看他的创业团队、技术发展阶段及展望、资金准备情况等。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希望通过一些有针对性的案例讲解和分析给他一些建议和提示。一般情况下,50%是泼冷水,虽然鼓励他创业,但重点要讲创业的艰难。我们的观点是要充分认识创业的风险,一旦创业者下了决心要创业,我们就全力以赴支持他创业。我们对创业者的判断是多方面的、综合的,即使创业者有很高的创业热情,有良好的基本素质,但也不能说一定就能成功创业。
  
边学边做,边做边学

记者:创业者怎样获得创业能力呢?
  郑云:我觉得更重要的还有一点,就是创业者要有学习的主动性,在创业过程中一边学、一边做,一边做、一边学。这种学习更多的不是知识学习,是能力学习。
  在留创园,创业者们的创业体会,相互之间的影响和交流,这也是很重要的学习,比起参加各种培训而言效果更突出。我们把这个叫做企业在一起的聚集效应,有时候和别人寥寥几句就会得到很重要的启发,这不是看1本书10本书能够获得的,一句话一下子点透困惑他很久的事情。这种聚集效应是潜移默化的,是在无意中产生的,只要大家聚集在一起就有这种可能性。
  而这种交流和碰撞,在创业过程的各个环节都会有。我们留创园定期举办的创业者俱乐部的沙龙活动,就是综合了创业专题讲座和创业者之间的相互交流碰撞,深受大家喜欢。
  
既要埋头苦干,又要抬头看路

记者:创业过程中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郑云:我们经常跟创业者说,创业既需要你埋头苦干,又需要你抬头看路。所谓看路,就是你要看周围环境,既要关注世界和中国的经济形势,也要关注国家政策走向,行业发展情况,同时还要关心周围其他创业者的状态。
  中关村管委会2年前开始举办创业大讲堂活动,2周一次。主讲者都是创业成功人士,他们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谈创业的真实感受。创业者的收获更多的是在创业精神层面的内容。
  记者:那您对创业精神是怎么看的?
  郑云:创业者的创业精神非常重要,我觉得它是整个企业的灵魂。
  如果创业的基础是技术的沉淀,团队的凝聚,市场的建立,那么围绕创业精神而生成的企业文化就是创业成功的利剑。这让我想起了咱们都看过的一部电视剧《亮剑》,李云龙那种不服输、敢拼搏、不拘一格的精神其实就是创业精神的实质。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编辑:KYU
相关文章